专利无效概述及流程
专利无效概述及流程
一、什么是专利无效?
专利无效是指通过法律程序,宣告一项已授权专利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专利无效的决定通常由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或法院作出,无效的理由包括缺乏新颖性、创造性或实用性等。
专利无效的法律依据:
我国:《专利法》第45条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5条。
美国:通过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或联邦法院提起无效程序。
欧洲:通过欧洲专利局(EPO)或成员国法院提起无效程序。
二、专利无效的常见原因缺乏新颖性在申请日之前,发明已被公开(如通过出版物、使用或展示)。缺乏创造性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未能体现显著的进步。缺乏实用性发明无法在工业上应用或实现。说明书公开不充分专利说明书未能清楚、完整地描述发明,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实施。权利要求不明确权利要求书中的保护范围模糊不清,无法准确界定。违反法律或道德发明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公共利益。重复授权同一发明被重复授予专利。
三、专利无效的程序
1. 提出无效请求请求人: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提出专利无效请求。
请求理由:需明确列举专利无效的具体理由,并提供证据。
请求文件:包括无效请求书、证据材料和相关法律依据。
2. 形式审查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对无效请求进行形式审查,确认请求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3. 通知专利权人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将无效请求书副本送达专利权人,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答复。
4. 口头审理(可选)根据案件复杂程度,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可决定是否进行口头审理。
5. 作出决定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根据审查结果,作出维持专利权有效或宣告专利权部分或全部无效的决定。6. 司法救济对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的决定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专利无效的应对策略
1. 作为专利权人
加强专利布局:围绕核心技术申请多个相关专利,形成专利池,降低单一专利被无效的风险。
完善申请文件:确保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因公开不充分或权利要求不明确导致无效。积极应对无效请求:及时答复无效请求,提供反驳证据和法律依据。
寻求和解:在无效程序中,与请求人协商达成和解,避免专利被无效。
2. 作为无效请求人充分准备证据:收集能够证明专利无效的有力证据,如现有技术文献、实验数据等。选择合适理由:根据专利的具体情况,选择有可能导致无效的理由。
利用专业支持:聘请专利代理师,提供专业的法律和技术支持。
五、专利无效的实际案例案例
1:缺乏新颖性A公司的一项发明专利被B公司提出无效请求,理由是发明在申请日前已被公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审查后,认定发明缺乏新颖性,宣告专利无效。
案例2:缺乏创造性C公司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被D公司提出无效请求,理由是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审查后,认定发明缺乏创造性,宣告专利无效。
案例3:说明书公开不充分E公司的一项发明专利被F公司提出无效请求,理由是说明书未能清楚、完整地描述发明。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审查后,认定说明书公开不充分,宣告专利无效。
六、专利无效的注意事项时效性:无效请求需在法定期限内提出,避免错过时机。
证据充分性:无效请求需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避免因证据不足被驳回。
法律依据:无效请求需明确列举法律依据,避免因理由不充分被驳回。
来源:专利先知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