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都有专利了还被别人告侵权
为什么我都有专利了还被别人告侵权
“为什么我的产品都申请了专利,也获得专利授权了,但是还是有人来告我的产品侵犯他们专利权呢?”“怎么还告赢了?”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的简单:“专利能不能授权”、“产品有没有专利侵权风险”的判断依据不一样。
简单点说:专利和产品要分开来看:专利能不能授权,主要看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没有能带来有益效果的区别;产品有没有侵犯别人专利权,主要看产品有没有全面覆盖别人在先申请的有效专利中的技术特征。嗯……好像看起来还是有些拗口,那咱们直接上那个经典案例:
在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凳子的时候,小A发明了世界上一个凳子,一个板板下面连接着四条腿,于是小A申请了一个 专利,是这么写的:
1.一种凳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板体的下方设置至少三条支腿。在这个专利授权以后的第二年,小B发明了世界上第二款凳子,一个板板下面连接四条腿,板板上面做了一个靠背,人坐在凳子上时靠背能支撑腰部,非常舒服。
那么问题来:
(1)小B的凳子能申请专利吗?符合专利授权标准吗?
答:小B的凳子,与现有技术(小A的凳子)相比,具有区别技术特征“靠背”,靠背能够支撑腰部,提高凳子舒适性,非常实用,带来了有益效果,因此可以申请专利、符合专利授权标准。
(2)小B的凳子侵犯小A的专利权吗?
答:侵犯!
小B的凳子结构全面覆盖了小A的权利要求1:
咱们列个表看看↓小B将小A的权利要求1技术特征全面覆盖了,妥妥侵权。这么一说,是不是清楚多了?
专利里面的门道弯弯绕绕其实很多需要注意的点,但是非专利专业人员无需了解的太深,你只需要知道:专利和依托于该专利形成的产品要分开看:专利能不能授权取决于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
有没有区别?区别大不大?区别能不能带来好处?有没有好的效果?
产品有没有侵权风险取决于:产品是否全面覆盖了早已授权有效专利的某一条或某几条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
稍微扩展一下,可能又有朋友要问了,小A授权了一个凳子专利,以后凳子这个领域别人就没搞头了呗,就都侵权了呗?都不用干了呗?NO!大NO特NO!当小A设计出世界上一款凳子以后,小B小C小D小E在凳子领域的应对方法还是很有多的。
比如:可以针对专利内容做规避设计:小C的规避设计是这么做的:小D的规避设计是这么做的:不管是两腿凳还是单腿凳,都能避开小A专利中的技术特征“板体的下方设置至少三条支腿”,跳出专利侵权判定的“全面覆盖”原则,安安心心的生成自己的产品。
来源:躺平的吴老师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