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调整

· 科技项目新闻

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将会大调整截至2025年8月,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具体新规尚未正式发布,但根据近期政策动向和行业预测,可能会有以下调整:

1. 研发费用审核趋严:

研发费用占比可能维持在3%-6%,但更注重真实性和合理性。

与研发无关的费用(如办公用品、招待费)将不能计入研发费用。

要求研发项目与核心技术直接相关,需提供更详细的研发台账和证明材料。

2. 知识产权评价更重质量:

发明专利权重可能从30%提高到45%,且必须是自主研发并能转化为产品的核心专利。

软著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权重下降,若实用新型专利占比超过30%可能影响认定。

购买或转让的专利可能不再被认可。

3. 科技人员要求提高:

研发人员必须是直接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如工程师、研究员),行政和财务人员即使挂名也不计入。

审核将更加严格,包括社保记录和专业匹配度。

4. 技术领域动态调整:

新增未来产业如量子信息、生物制造、人形机器人等6大新兴领域可能被纳入重点支持名单。

淘汰落后技术,如普通LED照明、传统化肥生产等可能被移除。

对技术落后的领域可能实施红黄牌机制,连续3年无突破将被淘汰。

5. 监管升级:

认定后3年内可能随时被税务、工信部门联合核查,重点检查研发台账和专利转化记录。

数据合规将成为重要考量,发生网络安全或数据泄露事故的企业可能被取消资格并追回税收优惠。

中介机构若协助企业造假,可能被吊销资质并列入黑名单。

6. 与“专精特新”联动:

未来可能需要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政策联动,专精特新企业申报高新可简化流程,而高新企业若不属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可能扣分。

7. 评价指标重实效: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看数量,更注重收入占比(如占总营收60%以上)。

净利润和营收增长率高的企业可能加分,长期亏损的“僵尸高新”将难以通过。

8. 评审机制可能简化:

申报材料可能大幅精简,专项审计报告或被取消,改为直接调取企业税务数据。

研发费用和知识产权数据若不一致可能被系统自动预警。

9. 政策倾斜制造业企业:

制造业企业可能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增值税销售额占比达标的企业可能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来源:光达老马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