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反复被拒?五个原因 + 破解
专利申请反复被拒?五个原因 + 破解
01 缺乏新颖性这是专利申请被拒的常见原因。如果你的发明在申请日前已经被公开(无论是在专利文献、学术论文、出版物、技术手册、展览会上展示,甚至是在网络上公开等),就会被认为丧失新颖性。
如何规避:在提交申请前,进行充分的专利检索和现有技术分析,确保你的发明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提高申请效率。
02 创造性不足这是驳回理由中主观性强、也难应对的一条。发明专利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如果审查员认为你的发明只是对现有技术的简单组合或显而易见改进,很可能以缺乏创造性为由驳回。
如何规避:在说明书中,必须详细阐述本发明与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带来了哪些预料不到的优异效果。例如,不仅解决了技术问题,还显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性能等。
03 说明书公开不充分你的专利文件自己没有说清楚,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实现。专利法要求说明书必须对发明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过于简略或模糊的描述会导致申请被拒。尽可能多地列举实现发明的具体方式,尤其多列举实施例,这既是满足充分公开的要求,也能为后续答复审查意见和修改权利要求留出余地。
04 权利要求书撰写不当权利要求书定义了专利保护的范围,其撰写质量直接决定专利的生死。权利要求书是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
常见问题包括:保护范围过宽或过窄、技术特征描述不准确、前后引用关系混乱等。权利要求的每一个技术特征和范围都应在说明书中有对应记载或支持。
如何规避:采用“金字塔”结构撰写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范围广)-> 从属权利要求(逐步增加技术特征,缩小范围)。这样即使独立权利要求被驳回,从属权利要求还有可能被保留。
05 不属于专利保护客体发明本身就不在专利法保护的客体范围内。某些领域的创新不属于发明专利保护范围,如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如何规避:对于软件、商业方法等,必须将其与具体的技术领域、技术问题和技术手段相结合。例如,不是保护算法本身,而是保护一种“基于该算法的图像处理装置”或“一种使用该算法来优化工业流程的方法”。
来源:专利巡航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