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怎么调整前三年研发费用账目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怎么调整前三年研发费用账目
一
前言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首申请)时,往往需要对前三年的研发费用进行核对、调整(业内称为“调账”)。尤其是首申请高企时,企业财务人员常常因为缺少实务经验,而无从下手,导致很多工作存在错误,甚至需要多次重返工。
因此,本文从实务、合规、准确、高效几个角度,阐述我们认为适合企业应用的方式方法。
特别说明:
可能会有人质疑,阐述这些方法是在变相支持企业造J,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
1、企业是否ZJ,责任主体在企业自身。并不能因为刀具有可能被拿来做违F的事情,就认定刀具厂参与或者支持违F活动。这种以偏概全、因噎废食的观点欠妥。
2、根据财税一贯“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企业确实存在研发活动和研发支出,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妥善处理账务的,应当基于客观事实对财务数据予以更正。
3、本文的核心目的,就是对“基于客观事实、确实需要重新核算研费并进行更正”的情况,提供合规、合理、快速、准确的方式方法。至于企业数据是否存疑,理应由审计机构和评审专家进行鉴别。
二
调账的过程在整个调账过程中,建议按“核算数据→调整账务→编制辅助账→更正汇算清缴”四个大的步骤依次进行。
由于“核算研发支出相关数据”是后面三步的基础,且也是工作量多的一步,因此,本文重点介绍核算研发支出数据时的方式方法。
在核算数据时,需要先完整、准确地掌握研发费用的准入标准,具体可见:研发费用在会计、高新技术企业和加计扣除中的口径差异
在完成这一步之后,才建议启动相关数据的收集、核算等工作。
三
研费数据的核算由于研发支出有7个次级科目,一般企业常用到的是“人工费用”“直接投入”“折旧待摊”“其他费用”4个科目,所以我们主要介绍这四个科目的核算方法。
3-1人工费用
在核算数据的过程中,比较耗时耗力的是“人工费用”的核算,因为它涉及的人数多、数据多(税前工资、社保公积金的公司部分、年终奖等),如果方法不当,会占用大量时间且极易出错。
我们建议的方法是:
1数据来源从系统中导出个税申报表、社保缴纳明细表等原始数据,在这些“准确、可靠”的数据上进行核算。
因为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工资表数据存在误差的情况,如果以存在误差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核算,那结果出错的概率极高,进而产生重返工等重复劳动。在核算时,常用的数据字段如下:个税申报表:8(税前收入)、15(公积金)社保缴纳明细表:F列(费用属期)、J列(单位所承担的金额)
2辅助工具使用合适的工具、方式方法来处理这些大量且复杂的数据,避免人工手动计算导致的差错。
实践中,我们所使用的方法,90%的情况下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全年度人工费数据的初步核算(无论当年员工是10人、100人,还是1000人),另外20%的情况,可能需要30分钟到1小时左右才能完成。
当然,核算之后发现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进而查明原因所产生的耗时,不在上述范围之内。3研发人工费在上述所有人员的人工费用确认无误之后,下一步就是核算研发人员的人工费用。
可以使用Sumif函数,利用“研发人员姓名”、“月份”两个关键参数,准确核算出“研发人员”当年每个月的工资、社保、公积金等支出。整个过程,一般耗时5分钟就可以完成。
至于研发人员人工费是否全额计入研发支出、在各个研发项目之间如何分配,本文不再细述,具体可见:使用工资表快速编制研发支出辅助账
4数据一般来说,如果不启用记账软件中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时,每个月可以计入研发支出的人工费用,实际上就只需要得到3个准确的数字即可(税前工资、社保和公积金单位所承担的部分)。
这全年36笔左右的数据,将作为后续更改会计分录的依据。
3-2直接投入
需要根据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相关表格,客观公允地梳理出研发项目所产生(或分摊)的燃动费、材料费用、以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各类支出。
我们提醒,请遵守相关规定,切勿使用“成本转费用”的方式处理本类支出。
梳理这类支出所要付出的时间,与研发活动类型相关,因此可能需要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将这类支出的明细表中所记载的日期、金额、凭证号等数据,作为后续更改会计分录的依据。
3-3折旧与待摊
同样,根据客观情况,自行编制相关表格,梳理出研发项目所产生(或分摊)的折旧费用、长期待摊费用。
注意,不应将不属于研发所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计入研发支出、不应将研发与生产共用的折旧“不经合理分摊”就全额计入研发支出。
由于折旧费用(绝大部分企业不涉及“长期待摊”)全年只涉及12期,因此核算该类支出通常也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同样,将折旧待摊明细表中所记载的日期、金额、凭证号等数据,作为后续更改会计分录的依据。
3-4折旧与待摊
我们建议只将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知识产权申请、测试鉴定等“没有争议”的支出计入该科目。
其他如差旅、会议等“无法界定是否与研发活动相关”的支出,不纳入核算范围。
这样一来,梳理该科目支出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同样,将该类支出的日期、金额、凭证号等数据,作为后续更改会计分录的依据。
四
目的调整如果上述数据已经客观合理、准确无误,则可以开始调整相关凭证和会计分录。
1、一般需要在记账软件中通过“反结账”方式处理。
2、在各年度增设“研发支出”的次级科目,建议7个科目全部设置完善,以备后用。
3、按前文所核算出的数据,调整会计分录。以调整研发工资为例,常见的就是将原有的“借:管理费用-工资薪金 10万”,调整为“借:管理费用-工资薪金 7万;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人工费用 3万”。
4、根据实务经验,我们建议“按凭证号”为准进行调整,而不要“按记账日期”调整。因为有时多笔支出都记在了同一张凭证中,如果按记账日期调整,则会出现“前面刚调完、后面又出现一笔需要调整”的情况。
五
辅助账的编制在上述会计凭证和会计分录调整无误后,需要编制研发支出辅助账,因为在后续更正汇算清缴时,税局一般会要求出示这类材料。
编制的方法,建议使用我们自行设计的《研发支出辅助账-三口径版》,并参考: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为每个研发项目编制研发支出辅助账
使用该文档,有可能不超过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全年所有研发项目的辅助账编制。
当然,这与研发项目数量、研发支出数据量相关,我们处理过50条/年、1000条/年等不同数量级的辅助账,实际耗费时间都在半小时至2小时左右。
且,数据量越多,使用我们这个辅助账工具的提效作用越明显。
六
汇算清缴更正上述各项事务处理完成之后,就可到税局申请更正汇算清缴数据。
在更正时,一般都要准备好研发支出辅助账、研发活动证明材料等备查。
来源:驭繁咨询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