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3 件实用新型专利看科小与高企申报条件差异

· 中国专利新闻,科技项目新闻

科小申报条件解析

基本资质要求

科小要求企业在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我国境内。同时,企业要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要求旨在确保企业具备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稳定的经营状态,为后续的研发活动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规模限制

职工总数不超过 500 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 2 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 2 亿元。这表明科小主要面向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创新能力的平台。

行业限制

企业所在行业不能属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范围,也不属于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规定的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这体现了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导,鼓励企业在符合战略方向的领域进行创新。

诚信要求

企业在上一会计年度及当年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严重环境违法、严重弄虚作假和科研严重失信行为,且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这强调了企业在经营和创新过程中要坚守诚信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评价指标企业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所得分值不低于 60 分,且科技人员评价指标得分不得为 0 分。

评价指标

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等。在科技成果方面,专利是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一般来说,3 件实用新型专利在科小评价指标体系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科技成果得分,若企业在其他方面表现也较为出色,满足科小申报条件并非难事。

高企申报条件剖析

注册时间

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这一点与科小类似,但高企对企业后续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求更高。

知识产权

企业需要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这里的知识产权不仅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还涵盖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多种类型。且对于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以及与主营产品(服务)的关联性要求更为严格。3 件实用新型专利数量相对较少,难以充分证明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持续创新能力和领先地位,在高企评审中竞争力不足。

技术领域

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必须属于《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企业需要准确判断自身技术所属领域,并在申报材料中充分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科技人员占比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10%。这意味着高企更加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有足够比例的专业科技人员来支撑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工作。

研发费用比例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根据企业规模不同有不同要求:

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 5000 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5%;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 5000 万元至 2 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4%;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 2 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3%。

并且,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 60%。高企对于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反映了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和决心。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60%。这要求企业的核心产品(服务)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创新能力评价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创新能力评价包括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成长性等多个维度。3 件实用新型专利在知识产权维度的支撑力度有限,进而可能影响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评价得分。

合规要求

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这与科小的诚信要求类似,但高企在这方面的审核同样严格,任何不良记录都可能导致申报失败。

来源: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