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审授权平均3个月

· 中国专利新闻

专利授权时长因类型和具体情形而异,以下是常见专利类型的大致授权周期及加快策略:
• 发明专利:一般需2~3年,包括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审、授权等环节。
• 实用新型专利:通常6~12个月,流程为申请、受理、初审、授权。
• 外观设计专利:约3~6个月完成授权。

加快授权策略:
• 优先审查:适用于创新性强、实用性高的发明创造,可缩短审查时间。

• 快速预审:企事业单位可通过提交备案和预审申请,加速审查流程。
1. 申请预审的要求
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请预审需满足以下条件:

1. 申请时序:需在向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前,先向对应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提交预审申请;
截至2024年末,全国在建及已建成运行的国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有76家,快速维权中心有48家,它们分布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 地域要求:申请人注册地址需位于设有保护中心的地区;

3. 备案要求:已在该保护中心完成备案;

4. 领域匹配:申请内容需属于保护中心覆盖的技术领域。

特别提示:不同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预审服务的技术领域不同,申请人需提前核实发明是否符合特定保护中心的领域范围。
例如:
• 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 上海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侧重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 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领域;
• 福建省德化县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面向陶瓷产业。

2. 加速效果
据官方新闻发布信息,经预审后向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授权时间可缩短至:
• 发明专利约3个月;
• 实用新型专利约1个月;
• 外观设计专利不足10天。

3. 如何通过预审——质量把控
申请若想快速进入审查通道需通过预审,预审主要审查形式问题及明显实质性缺陷,准备不足的申请可能无法通过预审,因此需提升申请质量,实践中可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 形式规则
检查是否存在形式缺陷,如附图是否清晰、权利要求是否使用“其中”一词、附图标记是否恰当等,此类问题易于纠正。

2. 说明书质量
◦ 需满足较高标准,包括对权利要求的支持度、逻辑连贯性及描述内容的准确性。

3. 权利要求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 与实质审查要求一致,审查员可能引用参考文献判断创造性(受时间限制,未必完全依照《审查指南》),是各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预审的核心关注点。

修改机会:申请人在预审期间可修改申请,但问题应对难度不一,后续将进一步讨论应对策略。

4. 预审期间的应对措施
• 形式缺陷
形式缺陷通常易于克服,多数情况下申请人按审查员要求修改即可解决。

• 说明书质量
一般而言,说明书缺陷可通过修改弥补。若审查员驳回理由表述不清晰,申请人可通过电话沟通,更精准地回应审查意见。

• 新颖性和创造性
预审审查标准与正式实审存在差异,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 在说明书中增加新技术特征,有助于应对预审异议;
◦ 回应时可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补充新方案,提高预审通过率(新增内容前建议先与审查员沟通确认)。

需注意:
• 预审结果不具约束力,正式实审阶段审查员可能对申请有不同判断,例如:
◦ 实审可能认可申请而认为预审新增内容非必需;
◦ 实审可能不认可预审修改,要求补充其他内容。

• 预审期间添加的新内容可能成为非必要特征,导致终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受限,需谨慎评估修改对保护范围的潜在影响。

5. 外国申请人能否申请预审?
如上所述,预审制度不适用于PCT国际申请进入我国阶段的申请。这类申请可走专利审查高速路(PPH)。
申请人(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需满足两项条件:注册地址位于设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的地区,且申请内容属于该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的技术领域范围。
因此,外国申请人若需提出预审申请,需在我国注册实体。

外国申请人若计划在我国注册公司并获取预审资格,选址时需重点考量:
1. 目标地区设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
2. 当地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覆盖的技术领域与自身技术领域匹配。
来源:孟杰雄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