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申报从知识产权方面如何提升成功率

· 科技项目新闻

申报高企知识产权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企业知识产权情况采用分类评价方式,其中:

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农作物品种、新药、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按Ⅰ类评价;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按Ⅱ类评价。

企业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评分中,其中1项及以上 (Ⅰ类)可以得7-8分,Ⅱ类知识产权5项及以上可以得5-6分,3~4项可以得3-4分, 1~2项可以得1-2分,0项0分。

高新技术企业是属于评分制的认定标准,合格线为基准,即100分拿到70分以上通过。其中,明面上专利相关的分数30分,而“暗面”上专利相关的分数60分。

1、知识产权板块(30分):解读这板块对于专利的要求,从数量角度,1发明+6实用新型够用。这块多一句,专利数量是明指标,专利质量布局是暗指标,需要合理规划。高企申报实操过程中,在质量层面失蹄的,案例可不少。

2、科技成果转化板块(30分):说到专利绝大多数都只考虑知识产品板块,其中专利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板块也是个 重要的佐证指标。

专利是指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技术成果的保护。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专利数量的多少反映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成果,也反映了企业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一、知识产权数量不足

解决方案:

①提前规划:在申报前1-2年布局知识产权,确保至少有1项发明专利或6-8项实用新型专利/软著。

②补充软著:如果专利数量不足,可通过申请软件著作权(软著)补充,软著申请周期短(2-3个月)。

③技术合同登记: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登记,作为知识产权的补充材料。

④受让专利:通过在二级专利市场,进行买专利,通过变更专利权人的方式,将专利过户到自己企业名下,达到一定数量要求。

二、知识产权与主营业务关联性不强

解决方案:

①选择相关知识产权:优先选择与核心技术、主营产品直接相关的专利或软著。

②补充说明材料:提供知识产权在产品中的应用证明(如产品照片、技术说明书)。

③优化技术描述:在高企申报材料中,详细描述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关联性。

三、知识产权未授权

企业提交的知识产权仅为受理状态(如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未获得授权证书。

解决方案:

①提前申请:发明专利授权周期较长(2-3年),需提前规划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软著授权周期较短(6-12个月),可优先申请。

②补充已授权知识产权:如果发明专利未授权,可补充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或软著。

③提供授权进度证明:提交专利受理通知书及授权缴费凭证,证明知识产权正在授权过程中。

四、知识产权集中获得

企业的知识产权集中在申报前1年内获得,可能被认定为临时突击申请,影响评分。

解决方案:

①分散申请时间:提前2-3年布局知识产权,确保知识产权获得时间分布均匀。

②提供研发过程证明:提交研发项目立项报告、研发费用归集表等,证明知识产权的研发过程。

③优化知识产权描述:在高企申报材料中,详细描述知识产权的研发背景和技术创新点。

五、知识产权权属不清晰

企业的知识产权权属存在争议(如与外部单位共有),可能影响高企认定。

解决方案:

①明确权属关系:与共有单位签订协议,明确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和权属分配。

②补充权属证明:提交知识产权证书、转让协议等,证明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权。

③优化申报材料:在高企申报材料中,详细说明知识产权的权属情况及使用范围。

六、知识产权未实际应用

企业的知识产权未在实际产品或技术中应用,可能被认定为无效知识产权。

解决方案:

①提供应用证明:提交知识产权在产品中的应用证明(如产品照片、技术说明书、销售合同)。

②优化技术描述:在高企申报材料中,详细描述知识产权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

③补充研发过程证明:提交研发项目立项报告、研发费用归集表等,证明知识产权的研发过程和应用价值。

七、知识产权布局建议

解决方案:

①提前规划:高企认定对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有明确要求,建议提前2-3年布局。

②多样化申请: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著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

③注重关联性:确保知识产权与主营业务产品或技术直接相关,避免无效申请。

④加强管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知识产权状态(如年费缴纳、授权进度)。

来源:科贝众创空间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