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授权为目的和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对比分析

· 专利业务

以下分析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对个案不具有指导意义。

一、申请主题

1.以授权为目的的发明专利,主题多很具体,例如会将有益效果、核心技术特征写在主题中。具体例如:

一种使用稀土磷酸盐作为原料的耐磨釉料;

一种零头尾料的管材切割方法;

一种含有植物基原料合成的树脂材料的紫外光固化涂料。

而以保护为目的的发明专利,主题多很简洁。还是以以上示例为例。

一种釉料、制备方法及使用其生产的陶瓷制品;

一种物料切割方法;

一种树脂、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涂料。

2.以授权为目的的发明专利中奇特主题的占比会高于以保护为目的的发明专利。

例如:

一种可以书写汉字的五轴机器人;

一种可以绘制国画的龙门雕机。

这类奇特主题的申请在实审过程可能会因为没有破坏其新颖性和/或创造性的对比文件而授权,但技术本身的实用价值很低,难以产业化应用。

二、权利要求

1.以授权为目的的发明专利,申请文本独权中的技术特征多且详细具体、会有很多非必要技术特征,造成保护范围易规避。

2.以授权为目的的发明专利,申请文本的从属权利要求引用多较为随意,层次保护不足。

3.以授权为目的的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中常会出现具体点值的情况,甚至在独权中也会如此。

4.以授权为目的的发明专利,从属权利要求所保护的技术特征以现有技术结合居多。

5.以授权为目的的发明专利,独权数量以1~2条居多,3条及以上独权的非常稀少。

三、说明书

在这部分,以授权和以保护为目的的专利申请区别并不太明显,但以保护为目的的专利申请实施例拓展得会更多一些,数据/原理的逻辑性和匹配性会更好一些。

四、说明书附图

同说明书部分近似,两类案件主要看实施例拓展得是否丰富全面,以保护为目的,这方面会做得更好一些,而从附图数量,方案细节呈现度来看,两类案件区别不大。

总之,两者对授权的的要求是一致的。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专利案件会增加考虑竞争对手的规避手段和无效方式以及在出现被提无效时的修改余地。

用我们大多数人都懂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以考试成绩和努力的对应关系举例,从60分提升到80分,努努力就可以,从80分到90分要非常努力,从90分到95分要非常非常努力,从95分到99分要脱一层皮,而满分除了努力之外可能还需要一些天赋。每上一个台阶所需要的付出是指数级的增长。从写案子,到写授权,再到能基本保护好,再到能拓展保护好,后到全面保护好,所需要的投入是指数级的增长。

社会对专利的主流需求是什么,它就会承载什么,体现什么!

需要证书,那授权就够了,对代理服务的真实对价就是能授权所需付出的劳动。

需要保护创新、需要权利,对代理服务的真实对价就是保护好创新所需付出的劳动。

原创 史亮亮 萧星谈创新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