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专利写法,避开80%的驳回理由
这4个专利写法,避开80%的驳回理由
技术明明能打,却栽在“不会写”上。后来我帮他们改了4个地方,重新提交后2件一次过,1件补正后也顺利授权。
一、别堆参数!先把“行业糟心事”摆出来
技术人员写专利,总爱上来就报数据,仿佛参数越细越专业。但审查员要看的是“你的技术有啥用”,不是“你的技术多复杂”。
那家公司改节能控制器专利时,先加了段“痛点描述”:“现在工厂的控制器待机功耗得10瓦,一条生产线一年多掏5万电费,老板天天催着降成本”;接着写方案:“我们加了智能休眠模块,待机功耗压到0.5瓦,一年省4.8万”;才列参数。这么一改,技术价值直接凸显,创造性自然站得住脚。
二、主动找对标!说清“和别人不一样在哪”
“创造性不足”是驳回重灾区,很多人觉得“我比以前的技术好”就行,却没说清“好在哪、不一样在哪”。审查员一搜同类专利,直接判你“改进显而易见”。
我的办法是:专门加一段“对比说明”。比如他们的防摔手机壳专利,我让他们找了篇像的现有专利(CN2024XXXXXX),直接写:“它用纯硅胶,防摔高度1米就变形;我们是‘硅胶+航空铝边框’,3米摔下来没事,还比它轻20克”。不用整复杂表格,大白话对比,审查员一眼就懂你的创新点。
三、权利要求书别走极端!抓核心,留空间
这是专利的命门,我见过太多人栽在两个极端:要么写太宽(“一种智能手表”),把现有技术全包含了;要么写太窄(“用XX牌芯片的智能手表”),别人换个芯片就绕开了。
正确写法是“核心+细节”分层写。比如智能手表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写“一种带心率预警的智能手表,有心率传感器和预警模块,能实时监测并报警”——抓牢核心创新;从属权利要求再补“传感器10次/秒采样”“预警支持震动+铃声”,既保护全面,又不把路堵死。
四、别藏着掖着!得让同行能复刻你的技术
“公开不充分”的驳回特冤,不少人怕泄密,关键步骤写得模棱两可,比如“通过特殊算法处理数据”,却不附流程图。审查员看不懂,只能驳回。
记住:公开的是“技术方案”,不是“商业机密”。写算法就给核心流程图+关键公式;写机械就附结构图纸,标清螺丝怎么拧、齿轮怎么咬合。那家公司的控制器专利,我让他们补了模块连接图和休眠触发逻辑,审查员看了直接通过,根本没追问。
来源:专利申请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