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认定:创新能力评分70分,怎么拿?
高企认定:创新能力评分70分,怎么拿?
一、4大评分项:
分值分布与核心要求 高企创新能力评价共100分,由4个维度构成,各板块的分值上限和考察重点清晰明确:
1. 知识产权(≤30分)这是“基础分”,核心看知识产权的数量、类型、与核心技术的匹配度。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等“高价值知识产权”得分权重更高;若知识产权是企业自主研发且直接支撑高新技术产品,更容易拿高分。2.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这是“关键分”,考察近3年企业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服务的效率。一般来说,年均转化5项以上成果(如新产品、新工艺),更容易接近满分;单纯的论文、专利不算“有效转化”,需落地为实际产出。
3. 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20分)这是“规范分”,看企业研发管理的制度化程度:是否有研发项目立项/验收制度、研发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研发费用辅助账等。只要配套制度齐全且能提供证明材料,这部分分值基本能稳拿。4. 企业成长性(≤20分)这是“潜力分”,通过净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计算得分。近2年营收或净资产呈增长趋势的企业更占优;若增长数据平淡,可通过优化财务数据的呈现逻辑(如突出研发投入带来的长期潜力)弥补。
二、避坑提醒:这3个误区容易丢分
1. 知识产权“凑数”:用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专利、软著充数,会因“关联性不足”被扣分;
2. 成果转化“空转”:只提供专利证书却没有产品销售记录、合同等转化证明,会被判定为“转化无效”;
3. 管理水平“缺材料”:仅口头说有研发制度,却拿不出立项书、考勤表等佐证材料,会直接丢分。
三、得分策略:优先抓“高权重+易得分”项 建议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研发管理→成长性”的顺序布局:
1、 先确保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至少1项发明专利或5项以上实用新型/软著);
2、 提前梳理近3年的成果转化案例(每转化1项配套1份合同/发票);
3、补全研发管理的制度文件并留存证据;
4、 通过财务数据优化成长性得分。
来源:沐梓财会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