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新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预测
关于重新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预测
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的《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797号)规定,《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共同制定。这为修订工作提供了上位法依据。
2025年5月,工信部宣布启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目标是解决现行政策(2016年版)实施近十年积累的问题,如:
证书挂靠、技术领域滞后、知识产权注水、研发真实性不足等等乱象。
现在还看不到内容,但不妨来大胆猜测一下,主要变化可能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技术领域动态优化新增未来产业领域:新增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6大新兴产业领域,同步移除12项低效技术,建立“红黄牌”技术淘汰机制。
领域调整主导部门变更:《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改由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四部门联合制定(已经明确)
2、知识产权审查强化发明专利权重提升:专利质量实施分级评价,发明专利评分权重从30%提升至45%。严控突击申请:申报期外授权的专利评分归零,重点核查购买/转让知识产权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加强非正常申请监管:对不以创新为目的的专利、恶意商标注册等行为纳入信用惩戒范围。
3、研发活动监管趋严研发-财务数据关联审核:要求企业提供研发活动与财务报表的匹配性证明,强化创新性实质审查。
项目真实性核查:
虚构研发项目、混淆非研发活动(如市场调查计入研发)将受严惩;
抽查率显著提高:
2024年全国备案抽查率已升至20%–50%,2025年延续高压态势。
4、多部门协同与中介追责四部门联合管理:
认定流程由工信部牵头,联合科技、财政、税务部门实施交叉核查。中介连带责任:对提供虚假材料的中介机构实施吊销资质、纳入黑名单,审计机构承担连带责任。
5、评价指标调整研发费用比例优化:
中小企业研发费占比要求从6%降至5%,大中型企业维持3%–4%不变。
科技人员认定细化:
明确要求研发人员具备相关学历或专业背景,非直接研发人员(如行政、财务)不得归集。成长性指标权重可能提升:净利润、销售收入增长率等财务指标评分占比或进一步提高。
来源:专利先知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