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专利能减少专利风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误解?

· 中国专利新闻

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申请多少专利,与相关的产品是不是有专利风险,二者虽然没有必然和直接的关系,但也并非无关联,原则上并不是企业在相关的产品上布局的专利越多,风险就会一定越小。很多企业管理者申请专利的初衷就是想着能够减少将来的潜在专利风险。有不少企业为证明自己的产品无专利侵权风险,甚至直接列出已经申请或授权的专利。笔者发现太多的客户对此有非常大的误解。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系统地阐述一下的。

产品与专利的对应是1对N的关系,单个技术点可以对应多项专利,申请再多的专利也无法保证不侵犯第三方专利。

一件实体产品,比如灯具或果汁机,从材料、机械结构、控制方法的角度会存在多项专利,从局部零部件或功能到整体结构或功能都会存在多项专利。企业不可能每个方面都会申请专利,即使方方面面都布局专利,也不能保证产品不能侵犯之前的专利。因为产品对应的专利保护范围,很多是“重叠的”,比如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茶杯,包括杯盖、杯体、把手、加热器以及温度控制器五个部件,企业将包括五个部件的茶杯申请了专利。但是这个茶杯依然可能侵权无数个在先的专利,比如在先的专利只包括杯盖、杯体、把手三个部件。后续产品只要包括这三个特征,无论附加多少特征也都落在这件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其次,从时间逻辑上,产品的专利风险主要是来自于产品研发之前存在的专利,而企业在产品上布局的专利主要是企业研发之后申请的。如果一件产品具有专利风险,主要是因为这件产品研发或上市之前都已经有相关专利存在了。企业在这件产品上布局的专利一定是在原来专利之后申请的,或者说是衍生的专利。后面申请的专利不可能影响前面专利的新创性。

但是企业在相关产品上进行专利布局,对于减少专利风险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在产品上市之前,企业如果不提前布局专利,相关的专利有可能被他人抢先申请,产品上市之后就会被动。如果企业在产品上市之前,特别是研发阶段就进行了全面的专利布局,至少可以避免专利被竞争对手抢先申请的尴尬境地。

二、自身的专利实力是对竞争对手的威慑。如果企业在相关产品上布局了较多的专利,那么竞争对手在准备起诉之前,肯定也要考虑到遭到反诉的风险,实质上也减少了己方的风险。

所以说产品具有多大的专利风险与专利申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如果企业希望自己的产品无风险,一方面要去进行专利风险评估(FTO),而不是认为申请足够多的专利就一定能够避免或减少专利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在确认自己的产品方向无侵权风险可以自由实施,也要及时进行专利布局,避免在研发阶段产生的方案未申请专利,等到产品上市却发现已经被竞争对手抢先申请的情况发生。

对产品进行专利风险排查(FTO)和全面的布局专利是减少专利风险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当然,企业也要明白,申请专利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减小风险。

来源:原创 佑斌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