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非正常该怎么做

· 专利业务

在专利的世界里,正常的申请是创新者保护智慧成果的有力武器,但有一种行为却在扰乱这片 “江湖” 的秩序,那就是专利非正常申请。简单来说,专利非正常申请指的是违反专利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以骗取专利申请资格或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的申请行为 。

这就好比考试作弊,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本不该有的成绩。

它有多种 “伪装” 形式。批量恶意申请便是其一,有些主体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像撒网一样大量申请专利。比如,某些企业一年内提交成百上千件毫无实质创新的专利申请,企图利用专利制度获利,占用大量审查资源,让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得不到及时关注。抄袭拼凑也很常见。

一些人将他人技术或已有技术简单组合后申请专利,缺乏实质性创新。曾经就有公司把市场上常见的两种生活用品结构简单拼凑,就去申请专利,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也破坏了专利申请的创新环境。还有编造数据的情况,虚构实验数据、技术效果等,以满足专利申请条件。在生物医药领域,曾有研究机构为让专利申请通过,编造药物实验数据,一旦这种专利被授权,危害极大。挂名申请同样不容忽视,实际发明人将专利挂在不相关人员名下,可能是为了满足某些政策要求,也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破坏了专利归属的公正性 。

非正常申请,后果很严重!

一旦被认定为专利非正常申请,那带来的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直接的就是申请被驳回,之前为申请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费用统统打了水漂,就像精心搭建的房子,地基突然被抽走,一切努力瞬间化为泡影。

例如,某企业花费大量资金研发一款所谓的 “新型节能设备”,但实际上只是在现有设备基础上简单修改外观就申请专利,被认定为非正常申请后驳回,不仅前期研发投入白费,还错过了真正创新产品的申请时机。行政处罚也少不了,包括警告、罚款等。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就曾对一家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且涉及全国 32 个省份的专利代理机构,给予警告并罚款 10 万元的处罚 。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限制专利申请权一定期限,让你在这段时间内无法正常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声誉受损也不容忽视,在行业内,一旦有非正常申请的 “黑历史”,就像身上贴了不诚信的标签,合作伙伴、投资人等都会对你产生质疑,未来的业务开展、合作洽谈都会受到阻碍。比如,一家原本有潜力获得投资的科技初创公司,因被曝光存在专利非正常申请行为,投资人纷纷撤资,公司发展陷入困境。法律责任也可能找上门,如果因非正常申请给他人造成损失,如恶意抢注导致他人研发成果无法正常申请专利,就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这不仅要付出经济代价,还可能面临法律诉讼,让自己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案例警示:非正常申请的现实教训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就是好的警示教材。深圳某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曾经也是行业内的 “活跃分子”,然而在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12 月这段时间,它却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该事务所代理了大量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数量特别巨大,严重扰乱了专利工作和审查秩序 。

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它的行为让整个专利审查流程陷入混乱,真正需要被审查的创新专利被挤压了空间。知识产权局对其处以吊销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严厉处罚,并将其列入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曾经的辉煌瞬间崩塌。再看江苏省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同样因为代理数量巨大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家事务所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涉及全国 32 个省份,几乎将混乱的种子撒遍全国,严重扰乱了专利工作秩序 。不仅如此,它还在开展专利代理业务过程中,默许、指派专利代理师在未经其本人撰写或者审核的专利申请等法律文件上签名,这无疑是错上加错。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认定其 “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对其处以警告并罚款 10 万元的行政处罚 。这一处罚不仅让事务所经济上遭受损失,更使其声誉一落千丈,在行业内的信任度大幅降低。这些案例绝非个例,它们是专利非正常申请这片 “黑暗森林” 中的警示灯塔,时刻提醒着我们,一旦踏入非正常申请的歧途,等待的将是严厉的惩罚和难以挽回的损失。

自查自纠:你的申请正常吗?

为了避免陷入专利非正常申请的泥沼,自查自纠至关重要。先审视创新性,问问自己,这项发明创造是否真的有独特之处?是不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有显著进步?如果只是对现有产品小修小补,没有实质性创新,那就要谨慎申请了。比如,你研发的一款杯子,只是改变了颜色,而没有在功能、结构等方面有任何创新,这样的申请就很可能不符合创新性要求。研发记录也别忽略,完善的研发记录是申请正常的有力证明。从灵感闪现到实验过程,再到成果,每一个环节都要详细记录,包括实验数据、设计图纸、讨论纪要等。这不仅能在申请时提供有力支撑,也能在面对质疑时自证清白。一家科技公司在申请专利时,凭借完整的研发记录,清晰展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成型的全过程,顺利通过审查,而另一家公司因研发记录缺失,被审查员多次询问,申请进度大大受阻。申请范围也得合理规划。既不能过于宽泛,导致权利要求缺乏依据,也不能过于狭窄,限制了自身权益。

例如,一家企业申请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过大,涵盖了整个行业通用技术,结果被驳回,经过重新修改,缩小到合理范围后才获得授权。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也很关键,内容要清晰准确,权利要求书逻辑严谨。有些申请人为节省费用,随便找个不专业的人撰写申请文件,结果漏洞百出,影响申请结果。找专业代理机构或有经验的专利代理人,能大大提高申请文件质量。应对有方:被认定后怎么办一旦不幸被认定为专利非正常申请,也别慌,积极应对才是关键。及时整改是首要任务,迅速分析被认定的原因,就像医生给病人诊断病情一样,找到问题根源。

如果是因为编造数据,那就重新核实每一个数据,确保其真实可靠;要是存在抄袭拼凑,就重新梳理技术方案,挖掘真正的创新点 。主动沟通也必不可少,积极与专利管理部门联系,就像犯错的孩子主动向家长承认错误一样,如实说明情况,表达自己整改的决心和具体措施。

比如,某企业被认定非正常申请后,主动与管理部门沟通,详细阐述申请时的误解和后续整改计划,得到了管理部门的理解和指导 。配合调查是应尽的义务,全力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所需的各类资料和信息,千万不能隐瞒或阻碍,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承担后果也得有勇气,要接受可能面临的处罚,如缴纳罚款、限制申请等,把这当作一次成长的教训。建立规范的流程和审核机制也很重要,完善内部专利申请流程,加强审核,从源头避免再次出现非正常申请情况 。

防患未然:如何避免非正常申请好的应对永远是预防,提前做好准备,能让我们远离专利非正常申请的 “雷区”。要深入了解专利法律法规,熟悉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专利申请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要求,就像航海时要熟悉航线规则一样,这是申请的基础。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也至关重要,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不编造或伪造数据,不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诚信是专利申请的通行证 。确保发明创造的真实性和创新性也不容忽视,提交的专利申请应基于真实的发明创造活动,突出发明的创新点和技术优势,避免提交缺乏创新性的专利申请。这就好比种果树,只有种上真正有生命力的种子,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

合理规划专利申请策略也很关键,明确申请目的,避免为了完成任务或获取利益而盲目申请。比如一家科技企业,在申请专利前,详细评估技术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根据自身研发实力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申请计划,避免盲目跟风申请 。

加强内部管理和审核也必不可少,建立完善的专利申请管理制度,明确申请流程、责任分工和审核机制。在提交专利申请前,进行内部审核,确保申请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专利局的审查要求 。

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同样重要,撰写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清晰描述发明内容、技术背景和目的,明确权利要求等。如有必要,可以聘请专业的专利代理人或律师协助撰写和提交专利申请文件,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

来源:专利申请授权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