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现状大家都不满意,或许取消发明实审是个办法

2024年2月6日 · 专利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不用上纲上线,就是我没事自己随便琢磨的,大家当个休闲小文看就好。

 

我记得2019年国知局复审无效处统计过当年被无效的比例,我印象中实用新型被无效的概率好像是在50%到60%之间,发明被无效的概率好像在40%到50%之间,总之实用新型被无效的概率确实要高一些,但是并不比发明高多少。

从这个角度看,发明即使经过了实质审查,其稳定性也不是很好,跟没有经过实质审查的实用新型相比差不了多少,那么,国知局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来进行实质审查的意义在哪里?

 

在实质审查的过程中,有80%甚至90%的专利申请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均被指出了创造性问题。我不知道国知局有没有进行过数据统计,这些提出创造性的审查意见中有多少是使用了惯用技术手段的?我自己估算了一下,指出创造性问题的审查意见中99%都使用了惯用技术手段。

惯用技术手段是一种非常无理的理由,审查员自己不证明这个手段是惯用的,而是让申请人来进行证明,申请人怎么证明?除了空白无力的说就不是惯用的之外,只剩下暗暗的骂大街了,当然,前几天也出现了明着骂大街的情况。

审查员在审查过程中也不是特别讲理,在加上各地审协盲目追寻政绩,缩短审查周期提高驳回比例等等,导致根本没人在乎审查员说的对不对。

国知局不管代理人和申请人的死活也就算了,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也不是站在代理人和申请人的角度说话。所以,所有代理人的感觉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好像代理人就是容易犯罪,代理人就是写垃圾专利似的,出了问题就是惩罚代理人和申请人,从不考虑其他原因。这直接导致了申请人和代理人与审查员的对立。

既然如此,不如取消发明的实质审查,这样,审查员审查过程中的乱像就没有了,对立也不出现了。

 

取消实质审查之后我感觉还有利于促进专利质量的提高。

要知道取消实质审查之后,将来的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之后直接面对的就是无效程序,在无效程序中修改受到的限制是比较大的,因此,为了将来在无效程序中能够获得稳定的授权,就必然在撰写过程中充分考虑,这对于申请人和代理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取消实质审查之后,大家都明白发明也不值钱了,想获得授权是很容易的。在这种情况下,考核发明指标、给发明授权补贴的各种乱象都将不出现了。这会让专利回归专利的本质。

 

那么不利的因素在哪里呢?那就是代理的价值会变低,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好像驳回率高,审查员胡乱审查是对代理行业有利的,这好像能够充分体现代理的价值,大家说是嘛?

 

不喜欢这个文章的话,不用加微信骂我了,加了还得赶快跑,玩这个心跳游戏多没劲,而且骂别人自己还生气,折寿,有这时间不如多休息,毕竟活得长才是关键。原创 韩一星 韩一星讲专利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