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IPO企业如何赢得专利侵权诉讼保卫战

· 专利业务,维权服务

一、专利狙击的底层逻辑:为什么IPO企业成为靶心?拟IPO企业披露招股说明书后,其财务数据、技术布局、市场规划等信息完全透明化。

此时,竞争对手或专利流氓(NPE)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发起攻击:

1、精准打击主营业务:针对企业主营业务,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或行政投诉,主张产品禁售或高额赔偿;

2、利用媒体舆论施压:通过公开举报、媒体报道放大争议,影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信心;

3、狙击上市关键节点:在问询答复、过会前夕等敏感期发起攻击,迫使企业接受城下之盟。

法律后果:根据《首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科创板上市规则》《创业板审核问答》等规定,若企业存在重大专利纠纷且对持续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可能被监管机构要求暂缓甚至终止上市。

二、黄金防御策略:三招破解专利狙击困局

1. 风控预案:构建专利防火墙—专利FTO(自由实施分析):在IPO筹备初期,对主营产品开展专利侵权风险排查,识别潜在侵权风险点。

—低风险专利应诉预案:现有技术抗辩、抵触申请抗辩、先用权抗辩等不侵权抗辩证据固定。— 高风险专利无效预案:针对高风险专利,提前启动无效宣告检索分析预案。— 风险专利规避设计预案:针对风险专利,研发初步替代方案。

— 专利组合加固:针对主要竞争对手,通过自主研发、购买或许可等方式,储备攻击性专利,形成交叉许可谈判筹码;

2. 快速反击:法律与商业手段并用—积极应诉:实体上利用“现有技术抗辩”“先用权抗辩”等力争不构成侵权;程序上注意法院诉讼程序、专利无效程序、IPO审核程序的三方协同。

—主诉反制:针对攻击方专利提起无效宣告、诉其实施恶意知识产权诉讼、发起专利诉讼;—和解谈判:以战促和,灵活处置,不可盲目求和。

3. 舆情与合规管理—主动披露风险:及时公告披露说明专利纠纷进展及应对措施,避免被认定为“隐瞒重大风险”。—监管沟通:提前与交易所、证监会沟通争议解决方案,争取“风险可控”的监管结论。—舆论引导:通过法律声明、专家解读等方式对冲负面舆情,稳定投资者预期。

三、长期主义: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专利狙击的本质是商业竞争,拟IPO企业应当尽早建立专利合规风控体系:

1、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定期监控竞争行业专利动态,识别及预案潜在威胁;

2、强化核心产品专利布局:强化布局储备具有一定数量及质量的诉讼级专利;

3、储备高水平专利团队:提前储备内部专利法务、外部专利律师、外部专利代理人的三方协同团队。

方东律师 知产大方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