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与财务之间的关系

· 科技项目新闻

高企认定的财务数据准备,核心目标是向评审专家证明:

您的企业是持续进行“研发活动”、并成功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进而支撑了“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实现了“财务增长”的科技型企业。

以下是您需要重点关注和准备的财务数据,分为三个关键部分:

一、 核心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这是整个财务数据的基础,必须由符合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1.专项审计报告:

《研究开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这是重中之重!

它详细说明了近三个会计年度(例如:2025年申报,就看2022、2023、2024年)的研发投入情况。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它证明了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高新技术领域。

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用于验证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与专项审计报告的数据进行交叉核对,确保逻辑一致。二、 关键财务指标与数据基于上述报告,您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具体指标:

1. 研发费用(RD费用)

这是衡量企业创新投入的核心指标。研发费用占同期销售收入的比例是硬性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近一年销售收入 ≤ 5,000万元:比例不低于5%。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比例不低于4%。

近一年销售收入 > 2亿元:比例不低于3%。

研发费用的归集范围(八大项)必须清晰:

人员人工费用: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五险一金等。

直接投入费用:为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动力等。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建筑物的折旧费。

无形资产摊销:用于研发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的摊销。

设计试验费用:新产品、新工艺的设计、开发、试验费等。

委托外部研发费用:委托境内外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发的费用(按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

其他费用:与研发活动相关的其他费用(如技术图书资料费、专家咨询费、知识产权申请维护费等),总额不得超过研发总费用的20%。

操作建议:企业必须在日常财务记账时,就设立清晰的研发费用辅助账,将每笔研发支出准确归集到具体的研究开发项目(RD项目)中。

2.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这是衡量企业技术成果转化和市场价值的关键指标。

高品收入必须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税前)的60% 以上。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

指对其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的产品(服务)。

总收入:指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如财政拨款等)。

操作建议:在财务上需要能够清晰区分高品收入与非高品收入,并准备好相关合同、票作为支撑。

3. 企业成长性指标

这部分通过财务数据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成长潜力,占20分。

净资产增长率:

公式:净资产增长率 = 1/2 ×(第二年末净资产÷一年末净资产 + 第三年末净资产÷第二年末净资产)- 1

净资产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通常以年末数为准)。

销售收入增长率:

公式:销售收入增长率 = 1/2 ×(第二年销售收入÷一年销售收入 + 第三年销售收入÷第二年销售收入)- 1

评分标准:将以上两项增长率分别打分(满分10分),然后合计得出总分(满分20分)。

增长率越高,得分越高。

三、 财务数据与其他材料的勾稽关系评审专家会非常关注财务数据与其他申报材料之间的逻辑一致性,这是很多企业被否定的常见原因。

1.研发费用 ⇄ 研发项目(RD表):

每个研发项目的预算、周期、参与人员,必须与研发费用辅助账中归集的费用相匹配。

研发人员的数量、工时应与人人工费用合理对应。

2.研发项目 ⇄ 知识产权:

研发项目的成果应产出知识产权(专利、软著等)。

知识产权的申请/授权日期,应在相关研发项目周期之内或之后,时间逻辑要合理。

3.知识产权 ⇄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

您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 所依赖的核心技术,必须由您申报的知识产权来支撑。

4.科技人员 ⇄ 研发费用:

科技人员名单应与研发费用中归集的“人员人工费用”名单基本一致。

总结与行动清单

为了顺利通过高企认定,您的财务准备工作应做到:

1.提前规划:至少提前1-2年进行规划,不要临时抱佛脚。

2.规范建账:建立并完善研发费用辅助账,确保每一笔研发支出有据可查。

3.关联一致:确保研发项目、知识产权、高品收入、科技人员、财务数据之间形成一条清晰、闭环的证据链。

4.选择专业机构:聘请有高企审计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他们能提供专业的指导。

5.数据真实:所有财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经得起税务部门的核查。

来源:新玑科技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