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企审核要点速看这些常见问题

· 科技项目新闻

2022年苏州各区市对高企的申报材料非常重视,纷纷组织了专家预审会议对申报材料进行摸排把关,相信不少企业已经得到了预审专家的修改建议,这里也为大家总结了企业申报材料中几个常见的问题,后面要申报的企业可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提高通过率。


问题1:《技术领域》选择错误


根据研发活动的内容,所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属于的《技术领域》来进行判断。

高企申报材料中,企业注册信息、RD表与PS表这3个地方选择《技术领域》应当一致。如果不止1个,但要以PS占多的作为主要《技术领域》,并作为注册信息中的《技术领域》。


问题2:研发项目名称不规范、不专业


加上体现**性的词;RD名称的范围应该适当大于专利名称内容,不要直接用专利名定RD名;避免直接产品名、开发、研究、加工等字样;避免产业化、应用、生产等词语出现。


问题3:研发立项文件后补、不真实


避免模板雷同,避免研发项目编号与高企申报书一样,注意《验收报告》等材料里的专利号与项目验收时间的吻合性。


问题4:高品PS名称命名过于简单


基于技术优势角度,对其命名;企业有多种产品时,根据产品特点进行分类;体现专业性和**性;规避有可能导致误解的词如“施工”、“工程”、“技术”等词结尾。


问题5:仅仅提供模板化的制度


企业研发管理制度需符合公司实际,可以简单,但不可大而空;各制度之间互相印证,尤其是文件编号、日期的逻辑合理性;尽可能提供真实的佐证材料


问题6:研发费“三表”不一致

未以专审报告为准


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要求设立研发费用辅助账;三表不一致时需提供《差异说明》,放置在《专审报告》前;提供《差异说明》后,研发费的填报仍应以《审计报告》为准。


问题7:研发经费归集不合理


科技人员人均研发费(工资)要高于一般员工工资,可以参考苏州平均工资;须有一定的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每年研发费用中的折旧金额不高于全年的折旧费用;研发费用不平均分配。


问题8:不注意申报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RD与PS对应关联;RD与IP对应关联;PS与IP对应管理;补充做好以下相关佐证材料如查新报告;、准备案、采标证书、第三方检测报告、政府立项文件等;做好各部分材料的自检工作。


问题9:关键数据核对


要做好核对专审、年度审计报告、纳税申报表的部分关键数据,如企业总人数与上年度《纳税申报表》“基础信息表”总人数(平均);三年研发费的《研发费专审报告》与《财务报表》(利润表)或《附注》、《纳税申报表》副表( A104000);三年利润总额、销售收入;《研发费专审报告》企业填报人签字日期与《研发费专审报告》发布日期等。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