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缺乏创造性”专利审查意见?黄金24小时

· 中国专利新闻

“您的发明专利因‘缺乏创造性’被审查员质疑——” 收到这条通知时,90%的申请人反应是:

慌了!要么急着改权利要求,要么直接放弃。但内行人都知道,“缺乏创造性”不是死刑,黄金24小时的应对方式,直接决定专利是“被驳回”还是“3个月后授权”。 结合500+案例复盘,分享3个“反败为胜”的关键动作,每个步骤都附具体操作模板,看完就能用。

一件事:40分钟吃透审查意见,找到“争议焦点”(别上来就改文件)很多人拿到审查意见只看结论(“缺乏创造性”),却跳过了关键的“审查员逻辑”——这就像医生说“你病了”,你却不看“病历单”就吃药。

>>>>正确步骤:

1. 圈出对比文件:审查员会列出1-2篇“接近的现有技术”(比如对比文件1是“一种保温杯”,对比文件2是“一种散热装置”),把它们的核心技术特征抄在表格里。

2. 划出审查员的“推理链条”:比如审查员可能写“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的结合,这种结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结合是否显而易见”就是你要反驳的核心。

3. 标记“没被提到的特征”:如果你的发明有个特征(比如“散热槽内有导流片”)没被对比文件公开,也没被审查员提及,这就是“突破口”。

案例:某团队申请“防烫电熨斗”专利,审查员认为其“温控系统”和对比文件1的“温度传感器”类似,缺乏创造性。但团队发现,审查员漏看了他们的“双金属片联动结构”(对比文件里没有),这成了后续答复的关键论据。

二件事:60分钟做“3个对比”,找到“创造性证据”(用数据说话,别空谈“有创新” 审查员认为“没创造性”,本质是觉得“你的技术是现有技术的简单拼凑”。你要做的是证明:要么有“新特征”,要么有“意外效果”。

实操方法:

1. 特征对比:列一张表,左边是你的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右边是对比文件的特征,标红“不一样的地方”。

▶ 例:你的权利要求1是“一种带导流片的散热保温杯”,对比文件1+2都没有“导流片”——这就是“区别技术特征”。

2. 效果对比:用实验数据证明“区别特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错误说法:“我的导流片让散热更快”;

▶ 正确说法:“在环境温度25℃下,有导流片的保温杯散热速度比对比文件1快40%(附实验记录照片),且杯体表面温度降低15℃(避免烫伤),这是对比文件1+2的结合无法实现的”。

3. 技术难度对比:如果区别特征是“非常规选择”,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用金属导流片,而你用陶瓷导流片”,要说明“为什么选陶瓷”(比如耐高温且成本降低30%),并引用行业文献证明“陶瓷在该场景下的应用是少见的”。 避坑点:别只说“我的技术更先进”,审查员不认这种空话。必须用“数据、图表、行业标准”当证据——比如引用《散热技术手册》说明“导流片的角度偏差超过5°会导致效率下降20%”,而你的设计精确控制在3°,这就是创造性。

三件事:60分钟定“答复策略”,选“争辩”还是“修改”(别盲目缩小保护范围)黄金24小时的一步,是确定“怎么回复”。有两种选择,各有适用场景:

策略1:直接争辩(适合有明显区别特征的情况)- 回复模板: “审查员认为本发明与对比文件1+2的结合缺乏创造性,但实际上:

1. 本发明的‘导流片’(区别特征)未被任何对比文件公开;

2. 实验数据显示,该导流片使散热效率提升40%(附数据),这是对比文件1+2的结合无法达到的意外效果;

3. 行业文献《XX》指出,导流片的角度设计在本领域属于‘需要创造性劳动的选择’(附文献截图)。 因此,权利要求1具备创造性。”

策略2:修改权利要求(适合区别特征不明显,但从属权利要求有亮点)- 比如把从属权利要求2的“导流片采用记忆合金材质”加入独立权利要求1,这个新特征可能未被对比文件公开,从而克服创造性缺陷。

- 注意:别改得太窄(比如从“保温杯”改成“带导流片的不锈钢保温杯”),否则保护范围太小,专利失去价值。

案例:某电子公司的“快充充电器”专利被质疑缺乏创造性,他们没有修改独立权利要求,而是补充了3组实验数据(对比文件的方案充电时间2小时,他们的1小时且发热降低20%),审查员接受了争辩,终授权。

提醒:这3件事千万别在24小时内做!

1. 别立刻删改核心技术特征:很多人一看“没创造性”,就把权利要求改得面目全非,反而把有价值的特征删没了;

2. 别跳过对比文件直接反驳:审查员反感“不针对对比文件,空谈发明点”的答复;

3. 别拖延超过24小时再启动:越往后,越容易遗漏关键证据(比如实验数据可能找不到原始记录)。

来源:专利申请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