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方法
归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方法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归集,得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配套的《工作指引》来办。
核心就一条:把那些真真切切花在研发上的钱,合理、准确、完整地找出来、记清楚、归拢好,确保算出来的数,能达到认定要求的研发费用占比(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具体怎么操作呢?一步步拆开看。
得弄明白哪些钱能算研发费用。
官方划定了八大类,范围挺清晰:
1. 人员人工费用: 就是实打实做研发那帮人的钱。包括他们的工资、社保(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还有公积金。要是请了外面的专家帮忙搞研发,付给他们的劳务费也算在这里头。关键点在于,你得能说清楚哪些人是专门干研发的,得有名单、有岗位说明,好还有工时记录(特别是那些身兼数职的),这样才能和搞管理、搞生产的人区分开。
2. 直接投入费用: 研发过程中直接消耗的东西都算。比如材料、烧的油、用的电;做实验、试制产品需要的模具、工艺装备,还有那些买来测试用但不算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研发用的仪器设备日常维护、检修的费用;专门租来搞研发的设备或场地的租金。这里头容易混,领料单、采购单上好标清楚是哪个研发项目用的,水电费也得有依据分摊开,租东西的合同也得写明是研发用途。
3.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研发专用的仪器设备,每个月摊的折旧费可以算。还有专门为研发活动改建、装修场地什么的,发生的那些长期待摊费用,摊到每期的部分也能归进来。前提是,这些设备、场地确实主要用在研发上,得有使用记录或者项目关联证明,折旧方法也得合规。
4. 无形资产摊销: 研发用的软件、专利、技术秘诀(像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方法这些),它们分期摊销的费用也算研发投入。同样道理,得证明这无形资产和研发直接相关,摊销方法得对头。
5. 设计费用: 为捣鼓新产品、新工艺花的构思设计钱。比如设计新结构、新流程、制定技术规范、做操作设计,这些都涵盖。新药做的临床试验、资源勘探开发做的现场试验费也算在这里。得注意,产品定型后的修修补补,可能就不算研发,该进成本了。合同票得能和具体研发项目对上号。
6. 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这里主要指研发阶段为了测试新方法、新机器、新流程花的调试和试验钱。特别是研制那些特殊、专用的生产设备,或者搞新的生产控制方法。但大规模生产前做的常规工装准备,那可不能往里塞。核心在于区分:这是研发探索阶段的调试,还是量产前准备?得有记录证明属于研发性质。
7.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自己搞不定,花钱请外面机构或个人帮忙做研发,这笔支出也算。
有个特殊规则:不管你合同里怎么写成果归属,付出去的钱,只能按实际发生额的80%算进你自己的研发费用总额。光有合同不行,付款凭证、对方开的发票都得齐全,好还能让对方提供个费用明细,对应到前面几类费用上,这样踏实。
8. 其他费用: 跟研发直接相关,上面七类没兜住的其他必要开支。像买技术资料的钱、翻译费、请教专家的咨询费、研发相关的保险费;研发成果出来后的查新、论证、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申请专利、注册商标花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还有研发人员开会、出差、打电话联系业务的费用(通讯费分摊要合理)。
特别提醒: 这类“其他费用”加起来,不能超过你整个研发费用总额的20%。每笔钱都得和具体研发项目挂钩,会议要有纪要,出差得有报告,咨询得有记录。
知道了范围,下一步是怎么归集:
项目是根基: 研发费用归集,前提是研发项目本身管理得规范。项目得正式立项,有目标、有预算、有周期、有负责人、有参与人员名单,形成个立项文件。研发过程中得跟踪进度,项目做完了还得结题或验收,有份报告总结。
记账是关键: 财务核算系统里,必须为每个研发项目单独记账!这是硬性要求。可以在“研发支出”这个大科目下面,按前面说的八类费用设置明细科目,同时挂上项目辅助核算。同时配上研发费用辅助账,是税务和高企评审重点盯的地方。
源头要分清: 花钱得区分清楚。请购东西、领用材料、员工报销、申请付款、记录工时……所有这些单据,必须清清楚楚地写上对应的研发项目编号或名称。会计人员根据这个标记,才能准确地把钱记到对应项目的对应费用类别里。研发人员要是同时干几个项目或还干别的活,工时记录系统(比如填工时表)就非常重要了,这是分摊人工费的依据。
分摊要合理: 有些钱没法直接归到某个项目,是大家共用的。比如几台研发设备一起用的电费、研发部经理的部分工资、整个研发楼的水电房租。这些间接费用,得用科学合理、并且一贯坚持的方法分摊到各个项目头上。
常用的分摊标准有:研发人员干了多少小时(工时占比)、直接研发花了多少钱(成本占比)、设备用了多久、研发占了多大地方(面积占比)。怎么摊,得提前在公司制度里写明白。
定期算总账: 费用归集不是年底突击。平时按月或者按季度,就该把各个项目的八类费用归拢汇总。到了期末,或者要申报高企认定了,再把所有项目的研发费用加总起来,得出企业总的研发投入。
审核: 归集的数据得经得起看。定期(比如每季、每年)内部得审核一下,确保费用归得准、归得全、归得合规。申请认定时,要交《研发费用归集报告》或《研发费用辅助账汇总表》,里面得清清楚楚列着每个项目花了哪些钱、总共多少,以及整个公司的研发费用总额。
归集原则:
真实: 所有归进来的钱,必须是真金白银花出去的,发票、合同、付款记录、领料单、工时表这些证据链得齐全。造假是大忌。
相关: 一分钱一分货,花出去的钱必须和立项的研发活动直接相关。不能把生产、销售、一般管理的费用塞进来充数。
分摊: 间接费用分摊的方法得讲道理、有依据,而且年年方法得稳定,不能今年这样明年那样。变了得有说得通的理由,还得记下来。
辅助账: 按项目、按费用类别的辅助明细账(台账),没有这个,后面都白搭。
费用化资本化: 会计上,符合条件的花费可以记成无形资产(资本化)。但高企认定,看的是研发费用总额,不管会计上是费用化处理了还是资本化了,只要属于那八大类且在归集期内实际发生的,都得算进来。当然,资本化的时点得符合会计准则。
委托研发特殊: 记住80%,委托合同、付款凭证、对方发票、费用明细,全套资料都得备齐。
其他费用别超标: 盯紧“其他费用”的总数,别让它超过规定比例(20%)。
协作: 研发不是财务一个部门能搞定的。研发部(定项目、出名单、讲技术)、人事部(提供人员、社保数据)、采购部/仓库(管材料进出)都得紧密配合。沟通顺畅是基础。
证据: 所有支持研发费用归集的原始单据、项目文件、分摊计算底稿,都得保存好。按规矩,一般得留个十年,备查。来源:析税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