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非正常是什么意思

· 专利业务

非正常专利申请,会收到非正常专利申请自查及整改通知,收到该通知后,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了解专利被列为非正常专利的原因个别地方局会在通知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同时,在表格“案情说明”一列中告知被列为非正常专利的原因,常见的是上篇几种行为中的那几项,申请人应结合自身情况,客观地分析是否存在所指出的非正常专利行为,确系存在问题的,积极配合撤回是优选择。

如果认为该专利申请可能被误伤,若能够按要求充分提供相关申诉材料的,也可以找合作机构沟通、听取专业分析意见,不要“盲目”申诉。如果确定要申诉,应当侧重通知中指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从而增加申诉成功的希望;

二、在要求答复时间前提交撤回或申诉材料各地方局在通知非正常专利时,都会给出要求答复时间。一定要在要求答复的时间前提交材料,否则地方局将视为申请人“拒不配合撤回/申诉”上报至知识产权局。这样一来,申请人就丧失了这次线下的撤回/申诉的宝贵机会。申请专利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非正常而被驳回。

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是指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不以真实发明创造活动为基础,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虚构创新业绩、服务绩效,单独或勾联提交各类专利申请、代理专利申请、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等行为。

国知局发布《关于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办法》的公告,明确打击以下“9种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

1.同时或者先后提交多件发明创造内容明显相同,或者实质上由不同的发明创造特征或者要素的简单组合和变化构成的专利申请。

2.提交的专利申请存在捏造、伪造、篡改发明内容、实验数据或者技术效果,或者抄袭、简单替换、拼凑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等类似情形。

3.提交的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与申请人和发明人的实际研发能力和资源条件明显不符。

4.提交的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内容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或者其他技术随机生成的。

5.提交的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是为逃避专利性审查而故意形成的发明创造,明显不符合技术改进或者设计的常识,或者没有实际保护价值,已经变质、堆积,不必要地缩小了保护范围,或者没有检索和审查意义。

6.为规避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监管措施,将实质上与特定单位、个人或地址相关的多项专利申请分开、先后或异地提交。

7.不以实施专利技术、专利设计或者其他正当目的倒买倒卖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或者虚假变更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8.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或者其他机构或者个人,作为代理人,引诱、教唆、帮助他人或者与其合谋实施各种非正常专利申请的。

9.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扰乱正常专利工作秩序的异常专利申请行为及相关行为。


非正常函常见的问题

1、案件刚申请没多久就非正常了

答:案件非正常是由知识产权局进行认定,其中已写明非正常的因素,无关案件申请时间长与短。

2、申请人本身是有实际的研发能力

答:申请人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但并不代表每一项技术方案都符合企业所属的研发范畴之内,很贴合的技术属于正常,贴边的技术就属于模棱两可的范畴,国知局提出非正常也属正常行为。

3、发明创造为明显不符合技术改进、设计常理,或者变劣、堆砌、非必要缩限保护范围。此原因为常见。

答:出现此类原因时,我们应去考量案件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是否真正的是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案件,此类的案件也是需要撤回的重灾区,需要理性对待案件,不要直接进行申述,案件有可能会二次非正,二次非专去还是同类的原因,此案件必须撤回。

4、将实质上与特定单位、个人或者地址关联的多件专利申请恶意分散、先后或者异地提出答:这类的非正原因主要是过于分散提交,且大量的提交是导致非正的一个直接因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扰乱专利工作正常秩序的其他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

答:此类原因在于申请人名下历史过往就有过非正常痕迹,且非正过的案件撤回后又经过修改加工进行重新提报,就会被认定为此类原因。

来源:专利申请授权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