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小”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中的重要性

· 科技项目新闻


2017年5月3日,联合印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该办法一条说明了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目的——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精准支持力度,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由科技部主导很多年。2023年3月,印发了《党和国机构改革方案》。因机构改革,科技部原负责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在国层面从科技部转由工信部负责组织实施。企业通过登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填报入库信息。

这一转变意味着,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一部分,它壮大了梯度培育体系中的基础层企业群体,将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金字塔式企业成长通道的底座。

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是国级战略,旨在分层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突破“卡脖子”领域,强化产业链韧性。

对于该体系的顶层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会获得各方面明显的支持:

一是资金扶持:有些地方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配套奖励高达1000万元。

二是融资便利:可通过北交所上市绿色通道进入资本市场;还可获得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定向投资(总规模超1000亿元)。

三是技术赋能:比如,高校院所技术转化优先支持,大企业“揭榜挂帅”项目向“小巨人”开放供应链需求,免费的云服务资源、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等。

四是市场开拓支持:比如,采购倾斜,政府采购中≥30%面向中小企业;优先纳入“首台套”“首批次”应用推广目录;央国企供应链定向采购等。

五是人才保障:比如,高端人才补贴;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等。

专精特新“小巨人”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成为“小巨人”的基础前提。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不能像“小巨人”那样享受更多更好的“待遇”,但是依然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税收优惠政策。

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已经开始,线上填报系统于6月30日至9月30日开放。今年的评价入库要求相比较于2024年,在企业实地核查方面增加了一条,即要求对首参评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

广大中小企业可以开始着手申请评价入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了,符合相应条件的,也可着手做好准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