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个人发明人自己申请专利
为什么不建议个人发明人自己申请专利
倡导大众创新,这导致不仅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很多个体发明人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随着国内专利电子申请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发明者选择自行递交专利,以节省代理费用。尽管这看似是一种成本低的做法,不建议个人发明者自行申请。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理由:
1. 对专利法和审查指南的不熟悉
专利法和审查指南是专利申请的重要依据,它们规定了哪些发明可以获得专利保护,以及如何撰写满足要求的专利申请文件。不熟悉这些法律和指南会导致专利申请出现重大错误,甚至可能导致专利被认定为非正常,从而失去保护创新成果的机会。
2. 对专利申请流程的不了解
专利申请不仅仅是提交文件那么简单。专利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以十年二十年为单位,整个流程包括申请、审查、答辩、维护等多个环节。对这个流程不熟悉的个人发明者可能会错过关键的时间节点,这可能导致专利申请被拒绝或得到的专利保护范围不如预期。
3. 缺乏专业意见和指导
专利的本质是保护创新,如果发明人自己申请专利,可能并不能很好的保护创新,而专业人士还可以站在专业的角度,可以提供关于如何改进发明或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发明的专业建议,这种意见对于确保申请的质量和专利保护的广度至关重要。个人发明人在缺乏这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他们发明的潜力。
4. 对专利变现的期望过大
很多个人发明者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评职称或希望通过专利来变现的想法。对于后者,据统计,美国专利能够成功变现的比例还不到4%,在中情况可能更加严峻。大多数专利并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特别是对于那些非专业人士撰写的专利申请。
因此,若对自己的发明创造非常有信心,那么前期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且也不建议将全部的希望都投入到专利变现上。
5. 对先前技术的研究不足
有效的专利申请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进行检索,以确保发明具有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个人发明人可能没有能力或资源来进行这种深入的研究。
原创 珊语 珊语专利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