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专利申请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一)技术问题俗话说“找到真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那么什么是真问题,真问题从何而来,如何整理真问题?
不能以问题的大小来论问题的真假,真问题可以理解为值得解决的问题,对于医疗器械的创新来说,真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医护在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护理病患等过程中带来更好的效率和效果,或者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小的创伤和更好的手术恢复效果等等。
比如,对于敷料的创新来说,针对不同的创面和不同的恢复期的创面有不同的敷料,如果硬要解决通用性的问题,显然这不是一个真问题,事实上也不可能办得到,而此时如果只是要解决负压引流敷料冲洗换药使用的问题,那么这就更可能是一个真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如果能得到解决,那么负压引流敷料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冲洗和换药,其对于加快创面的恢复,减少病患的痛苦是十分有利的,当然也能减少护士的护理压力。
其次,要发现真问题,通常是在工作场景中发现的,比如对于医疗器械,通常是医护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发现了对现有产品的优化想法,将这些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而要申请专利的真问题就在这些问题之中。除此之外,也可以基于文献研究发现真问题的灵感,包括专利、论文、展会产品等等。而在整理技术问题时,需要完整记录思考的过程,如有参考文献等也一并在该部分提供。
另外,因为代理人并未参与研发,也没有发明人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因此通常还需要加入一部分背景说明,比如在上述具有冲洗和换药功能的负压引流敷料的技术资料中,需要简要说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冲洗和换药功能。而越复杂的技术,这部分工作就需要越详细些,以帮助代理人初步构建起关于该项技术的专业背景知识,以方便代理人深入了解技术创新的背景以及准确理解技术资料的内容,并能进一步准确地提取出专利的发明点。
(二)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技术资料的核心,如果说技术问题是骨架,那么技术方案就是血肉,技术方案在整理时,要有主次之分,先将其中一个完整的方案的整理出来,然后再将可替换、可优化的地方依次整理出来。
案例1,化学和材料创新的技术方案,先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这个方案应该至少要包括:所用试剂、设备(常用试剂设备等可以不用列出,但主要试剂需要细化到厂家和规格);具体用量、配比,需要带单位;方法步骤中要写明反应时间、温度、压力等具体条件。其次,该类创新通常要保护一定的范围,因此需要给出数个并列实验作为一组实施例,这组实施例应该要覆盖范围的两个端点和中间点,举个例子,比如要保护1-5g/L这个范围,那么应该至少要提供三个实施例,三个实施例应该分别为1g/L、5g/L、2.5g/L,应当注意在这一组实施例中,应该确保其他参数和试剂保持不变。所以对于涉及配方的专利,通常要有好多组实施例,每组实施例针对其中一个成分,以此确定用量和验证成分的作用。
案例2:结构创新的技术方案,应该包括所有的部件,以及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重要部件还要说明部件的作用,比如在一个敷料中,可能包括三层,下层为亲肤层、中层为吸液层、上层为密封层,那么亲肤层、吸液层和密封层就是敷料中的三个部件;上、中、下层通过粘贴固定在一起,那么固定关系就是部件的连接关系;密封层提供一个密封空间,用于保持负压,这就是密封层的作用。
(三)技术效果技术效果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重视该部分的内容整理,技术效果的整理关键在于,要结合数据或者具体结构对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比如染色实验结果说明XX的使用相较于对比例和空白例来说具有促进细胞迁移和组织再生的效果,能够解决组织缺损需要再生的技术问题。对于次要的可选的方案也对应做出一一的说明,如果选用的可选方案具有额外的效果加成也要做出详细的说明。除了上述三部分内容以外,如果有余力,还可以提炼出自己认为的发明的创新点,也就是说此次专利申请想要保护的点,以供代理人参考和达成共识。
技术资料整理的关键要做到两个闭环:
1、逻辑闭环:整理的思路要按照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术效果的逻辑进行整理,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2、数据闭环:实验数据或部件要能支撑起完整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解决掉预期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经过整理后的技术资料可以发给专利代理进行检索,代理会给出补充建议,通常在经过1-2次补充后可以形成一份完整的技术资料。
来源:专利棱镜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