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评分表
高新技术企业评分表
一
背景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需要先进行自我评价。
在评价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对所属领域、科技人员/研发费用/高新收入占比等指标是否满足基本条件进行评估。
2、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估,确认是否达到71分及以上。
由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涉及4个模块、12个评分项,且《高新认定工作指引》中采用文字方式描述了评价方式和赋分标准,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多有不便。
为了能够快速进行估分,我们通过Excel方式制作了评分表,以方便企业使用。
二
相关政策
本评分表所列事项和赋分标准,主要基于以下政策:
0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
02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注:根据组织架构调整,2023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相关工作由科技部划归工信部管辖,但由于截止本文发表时,尚未有新的法律法规颁布,因此在表述时,部分法规和描述仍沿用“科技部”等字样。
三
评分表的用法
在评分表中,只需要输入几项关键数据(知产数量、销售收入、研发费用、净资产)和根据实际情况勾选对应选项,评分表就可以自动计算出分数。
1输入和勾选需要输入和勾选的数据、选项,均在表格中用红色进行了突出显示。其他未使用特殊颜色标记的,都已按照企业的常见情况预选了默认值,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修改。
2双重估分在评分结论中,我们模拟了“就低估分”和“就高估分”两种赋分逻辑。
因为在《高新认定工作指引》中,绝大部分评分项都存在“同一档次,区间赋分”的情况。例如:“技术先进程度”评价为“高”的,可以得7-8分;“转化能力”评价为“强”的,可以得25-30分;研发管理制度和核算体系方面根据建立和实施情况,可得0-6分。这就导致每一个评分项如果都有1分的误差,那么总分就可能会出现±10分左右的差异。
为了尽可能公允地反映终得分,我们“就低估分”会以该项评分所对应的低分进行赋分,同理,“就高估分”则会以其对应的高分(或者接近高分)进行赋分。这样有助于在“从严评审”的情况下,仍然能获得比较客观的评估结果。
3其他说明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都写在单元格的注释中,方便使用时进行参照。
四
提醒
由于《高新认定工作指引》中明确规定,部分评分项需要根据企业提交的证明材料,结合国/行业标准、专业经验等因素,由评审专家酌情赋分。因此,本表评分结果仅供参考,不代表专家评审结果。
来源:驭繁咨询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