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欧洲专利授权通知,缴费就行了?

· 欧洲专利商标新闻

如果你习惯了我国或美国等专利流程,可能会有这样的惯性思维。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惯性思维并不适用欧洲专利。欧洲专利还有一道“关键手续”——专利生效程序。如果缺失了这一步,专利哪怕已经正式授权,在欧洲国也无法主张保护技术的权利。

为什么欧盟专利如此“特立独行”?原因就在于欧盟这种独特的多国体系。欧盟是由多个独立国组成的地区联盟,尽管它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紧密合作,但在法律层面,每个成员国是独立的。欧洲专利局(EPO)负责统一专利审查和授权,但专利权的生效和维护却是由各国独立执行,体现主权和法律独立性。换句话说,拿到授权只是拿到了“通行证”,要让专利真正生效并受法律保护,必须在目标国完成“生效程序”。相比之下,我国、美国的做法就“简单直接”得多。

欧洲专利生效程序是什么?

我们结合实际申请欧洲专利的流程来说说。

①申请人递交欧洲专利申请;

②EPO受理该专利申请并进行形式审查、检索、公布、实质审查流程;该过程申请人需要向EPO缴纳审查费、检索费等相关费用。

③专利通过审查后,EPO授予专利权,并发出授权意向通告;申请人需要在该通告送达起4个月内,向EPO缴纳授权公告费,并提交EPO另两门官方语言的权要翻译。

④收到授权意向通告,申请人需要在该通告送达起3个月内,选择目标成员国和生效方式,并完成生效程序;专利生效程序需要申请人向目标成员国额外付费,并且在某些国,还需要将授权专利翻译成该国专利局的官方语言。注意:授权专利在未按时完成生效程序的欧盟成员国将无法享有法律效力。

⑤申请人按时向目标成员国缴纳年费。

注意:第④步和第⑤步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只需按照各自规定的期限进行。看完上述流程,你是否对欧洲专利生效程序有了大致认知?其实,欧洲专利申请流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EPO完成的“专利递交-授权公告”流程,第二部分是在目标成员国进行专利维持、年费缴纳的流程。而生效程序就是二者的“分水岭”。申请人在EPO走完一部分流程后,需要通过生效程序开启第二部分流程。如果错过了生效程序,申请人就无法进行专利维持和年费缴纳,相当于拿了一个已授权但不能长期维持,更没办法维权的欧洲专利申请。

生效程序按流程走就行?看到这里,可能不少申请人会觉得:“不过是个按部就班的手续,跟着流程走就好了。”但实际操作起来,申请人就会发现它不仅只是流程问题,背后还藏着一笔不小的费用压力,它是一项实打实的资金决策。在缴纳授权公告费后,申请人还需要向EPO提交其余两门官方语言(德语、法语)的权利要求翻译,这是一笔明确规定的成本。紧接着,正式进入生效程序后,还会涉及三类典型费用:目标国的生效官费、翻译费,以及第三方服务费。

不同国要求不同,整体费用差距大,每个国的总花费大致在650美元到7000美元之间,如果有多个目标落地国,累计后的成本更是不容小觑。比如:英、法、德国这类不要求翻译的国,每个国生效成本需要约650美元;一些国虽然允许提交英文文本,但会要求翻译权利要求部分,费用一般也在1000美元以上;如果目标国要求翻译整份说明书,费用就会迅速上涨,通常在4000到5000美元,甚至更高。

因此,生效程序绝不只是流程问题这么简单。如何进行生效程序?选择哪些国?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最终的预算消耗。如果等到三个月截止期前才临时准备,很容易因翻译赶不及、费用估不准,导致整个策略被动、预算吃紧。

来源:知产观察力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