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律师与专利诉讼律师:区别与选择

· 中国专利新闻

一、资质与执业范围差异

专利代理师(专利申请律师)

依据《专利代理条例》及相关规定,专利代理师必须通过统一组织的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 ,并在专利代理机构实习满一年后,进行执业备案,方可正式执业。他们主要负责为申请人提供专利申请相关服务,涵盖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审核,到向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以及在专利审查过程中与审查员沟通、答复审查意见等一系列事务 ,确保专利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关于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要求,助力申请人获取专利授权。

专利诉讼律师

专利诉讼律师先需具备律师执业资格,通过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在专利诉讼领域,虽无强制要求其必须具备专利代理师资格,但拥有该资格(即双证律师)在处理专利诉讼案件时优势明显。这类律师主要代表当事人参与各类专利诉讼活动,包括专利侵权诉讼、专利权属纠纷诉讼、专利合同纠纷诉讼以及专利行政诉讼(如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等,运用专业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维护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合法权益。

二、业务核心差异

专利申请业务核心

专利申请律师工作重点在于对发明创造进行法律化、规范化处理。他们要深入理解发明人的技术方案,运用专业知识将其转化为符合专利法要求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申请文件,突出发明创造的创新点和可专利性,精准划定专利保护范围,为后续可能的专利维权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通信技术专利申请中,专利代理师需梳理复杂技术细节,准确描述技术特征,使专利申请在众多同类技术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审查获得授权。

专利诉讼业务核心

专利诉讼律师聚焦于解决专利纠纷。在侵权诉讼中,他们要依据专利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准确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或技术是否落入专利保护范围,收集侵权证据,制定诉讼策略,通过法庭辩论、证据质证等环节争取有利判决。如在某知名手机品牌专利侵权案中,诉讼律师细致比对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与被控侵权手机技术特征,运用等同侵权、禁止反悔等原则进行侵权认定辩论,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在专利权属纠纷中,律师则围绕发明创造的完成过程、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约定等,确定专利权真正归属。

三、何时选择专利申请律师或专利诉讼律师

专利申请需求

当发明人或企业有新的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等,希望获得专利保护时,应及时聘请专利申请律师。在申请前,律师可进行专利检索与分析,评估发明创造的可专利性,避免盲目申请;申请过程中,凭借专业撰写能力和丰富经验,提高申请文件质量,加快审批进程,降低申请被驳回风险。比如一家科技初创企业研发出新型人工智能算法,此时就需专利申请律师协助将算法转化为可获专利保护的申请文件。

专利维权与纠纷处理需求

一旦发现专利被侵权,或陷入专利权属、专利合同等纠纷,当事人应尽快寻求专利诉讼律师帮助。律师会根据具体案情,制定个性化维权或应诉策略。在侵权案件中,律师指导当事人收集侵权证据,如侵权产品销售数据、宣传资料等,必要时申请证据保全;在权属纠纷中,梳理研发过程资料、合作协议等关键证据,通过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争议。若侵权行为发生在电商平台,律师还可协助当事人利用平台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如向平台投诉、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高效制止侵权行为。

四、聘请兼具诉讼经验的专利申请律师的优势

部分专利律师在执业生涯中既积累了丰富专利申请经验,又有涉足专利诉讼领域经历,这种复合型背景为专利申请工作带来独特价值。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他们能从诉讼视角出发,充分考虑未来可能面临的侵权挑战和无效宣告风险,对权利要求进行更严谨布局和限定。例如,在撰写权利要求时,避免使用可能在诉讼中被宽泛解释或易被现有技术挑战的表述,使专利权利要求在满足授权条件同时,具备更强稳定性和防御力,有效提升专利在未来诉讼中的胜诉概率,全方位保障当事人专利权益。

来源:孟杰雄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