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该个人申请还是单位申请

· 中国专利新闻

疑问1:专利该个人申请还是单位申请?

“该不该”主要看是否属于职务发明,众所周知,医学合规很重要。对于这个法律问题,医生需要问自己3个问题:(1) 专利完成是否利用了本单位的资源;

(2) 专利是否在执行本单位任务中形成;

(3) 专利是否为工作时间进行的创新如果任何一个答案选择是,则属于职务发明,应该单位申请。需要提示的是,医生个人持有的专利若被认定职务发明,医院想拿回专利的话,可在2年内起诉追回。

疑问2:个人申请的专利和医院申请的专利各自利弊有哪些?

对于还未开始创新研究、即将进行发明创新的医生,是计划以单位名义申请专利还是个人名义申请呢?

有以下几个维度供医生专家参考决策:

1. 权属纠纷。个人申请需要尽早与医院签订《研发成果权属确认书》,规避专利被认定为职务发明的风险,单位申请则一般无权属纠纷;

2. 研发成本。研发项目投入较大时,完全个人承担费用较重,单位为主体,承担研发费用,或以单位名义申请课题资金资助,有利于减少前期风险投入;

3. 专利申请/维护成本。如果是个人申请,此部分费用由个人承担,如果是单位申请,一般是单位或课题经费承担,尤其关注授权后每年维持专利有效的年费成本;

4. 转化/商业合作。个人申请需要自行寻找转化途径,另外,在合作中看专家本身的议价能力;很多医院都逐步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处,以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另外,医院作为申请人不仅有更多的专家资源,还可以提供潜在的专利转化产品的市场,对企业有更强的吸引力和谈判筹码;

5. 转化收益分配。个人申请收益100%归个人,单位申请需按单位制度分配,目前很多医院的专利转化政策都非常好,发明人团队一般能拿到70%以上的奖励,部分医院高达90%;

6. 维权难度。个人维权成本较高,很多医生本身工作比较忙,只能明知侵权而心有余而力不足;医院本身法律资源丰富,维权效率更高。

7. 非正常申请的认定。整体看,个人申请容易被认定为非正常申请,医院作为申请人要看医院所在区域和既往申请情况,仅部分医院容易被非正常申请。以中药为例,个人申请的授权率远低于单位申请。

疑问3: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有什么区别?

申请人/专利权人:申请时确定的申请人,在专利授权后通常自动成为专利权人。申请过程中,申请人可以将申请权转让给他人,专利权人可能与的申请人不同。申请人/专利权人的权益主要是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的独占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专利技术的权利;许可他人实施并收取许可费的权利;转让专利权的权利。涉及到专利的实质问题都需要得到申请人/专利权人的同意。

发明人:法律上,发明人是对要求保护的发明中至少一项权利要求所体现的创造性概念做出智力贡献的人,发明人必须是自然人。发明人的权益主要是署名权和可能的经济权利,即专利转化后获得相应的奖励。

疑问4:专利发明人数量和顺序有要求吗?

专利法对发明人的数量没有要求,实务中,少则一两个,多则十几个都可以。经常发文章的老师会问,名字排在一个和一个有特殊含义吗?因为在发文章的时候会涉及一作者(一个)和通讯作者(一个)。从专利的法律意义上来说,发明人的顺序没有特殊含义,所有列出的发明人对发明的贡献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不过顺序可能在机构内部荣誉、评奖等场合有实际影响,需要发明人提前了解各个医院内部的政策来确定。

疑问5:发明人有遗漏或有错别字该怎么办?

需要准备3类文件:

(1)填写《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2) 缴纳变更费(200元);

(3)A遗漏/删除:提交由全体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和变更前后全体发明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证明文件;

B姓名有错别字: 应当提交本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声明、本人的身份文件。

来源:预立生科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