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知识产权对话,专利交底书沟通应对
搞定知识产权对话,专利交底书沟通应对
我们常说发明人是技术专家而非专利专家,专利交底书作为桥梁连接发明人与代理人,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很难碰到一份完美的交底书。通常我们会通过沟通交流来弥补交底书中缺陷,但在沟通过程中,存在“思维发散、重点模糊、术语壁垒”三大难题。
那么如何加强交底书沟通的强过程管理,确保每次对话都产出高价值成果呢?
会前
1、找发明点:确认交底书中的至少一个核心发明点。
2、列疑问点:标识看不懂的技术术语、逻辑断点、图中缺失的标注等。
3、初步检索:利用关键词,进行快速检索,了解大致技术背景和现有方案,找到的1-2篇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
4、邮件同步:将前述工作内容通过邮件进行同步,展现专业素养,重点表达“我已对您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了初步的专利性分析”,建立专业信任,确立后续沟通的主导权。
会中
1、确认核心:通过锚定核心发明点,确认沟通大方向,避免在次要细节上过度浪费时间。
示例话术:“我仔细阅读您的方案,并查阅了相关资料,我认为您核心的发明点可能在于 【A】和【B】的协同作用,我的这个判断对吗?”
2、击破疑点:基于确认的核心发明点,深入挖掘实现细节,并解决会前列出的疑问点。
示例话术:(针对核心发明点)“关于我们刚才确认的核心点【A】,您能再详细解释一下它是如何实现【某个功能】的吗?
特别是【某个子部】。”(针对疑问点)“我在预习时有几个地方没太理解,还需要您帮我解答一下,关于【疑点1】,它是一个什么结构呢?这里是否是……(提出自己的猜想)?”(关替代方案追问)“为什么这里必须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如果换成更常规的【另一种方式】,会有什么问题?”
3、整体确认:将零散的信息系统化,并初步探讨权利要求的布局。
示例话术:“现在我们来整体梳理一下。您的发明是为了解决【背景问题】,通过采用【核心技术】,达到了【有益效果】。这个逻辑链您看是否完整?
这个方案的小技术方案(核心、精简的版本)是【A】,您看我的描述是否准确?”
会后1、确认技术要点:进一步明确背景技术、发明目的、核心技术方案、关键有益效果的等。
2、明确下一步计划及待补充资料:明确双方的下一步工作内容和时限要求。
3、邮件同步:将前述工作内容通过邮件进行同步,确保沟通结果双方认知一致,避免偏差争议。
示例话术:“X工,附件是我们刚才沟通共同确认的【技术要点】,请您复核。如无异议,我将基于此表内容开始撰写交底书初稿。您答应补充的资料,也请在【日期】前提供给我。
谢谢!”特殊情景应对:
情景1:发明人开始畅谈市场前景或研发故事。应对方法:用专业话术优雅纠偏,进行进程管理,避免对话过度发散占用时间。
示例话术:“您提到的市场前景非常重要,非常有助于我了解这个方案,不过关于本案的创新点,我还有一些疑问【X】不是很清楚,还麻烦您解答一下”
情景2:发明人过度解释无关的技术点。
应对方法:深挖“必要性”,并进行实时总结,用专业语言固化共识。
示例话术:示例1:“请问,这个【子特征】对于实现【技术效果】是绝对必要的吗?
这关系到它是写入独立权利要求还是从属权利要求,这将关系到我们这一专利首要且核心的保护点。”
示例2:“通过刚才的讨论,【技术问题】是‘解决X’,核心手段是‘Y’。
这个结论准确吗?如果准确,我们进入【疑问点】的确认。”
来源:十八包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