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落地的美国专利,如何跳过“18+个月休眠期”?
PCT落地的美国专利,如何跳过“18+个月休眠期”?
不想被“休眠”?
别只盯着371途径用PCT申请美国专利,案件多久才会有动静?这取决于你选的是哪个落地方式。申请人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371方式和Bypass途径(旁路途径)。
两者在处理节奏上,差别非常大:
371方式:
提交371落地申请后,默认等待PCT30个月期限届满(即自专利优先权日起算满30个月),USPTO才会启动国阶段处理。通常在提交后6个月左右才收到受理通知,授权周期常常在2~3年。Bypass途径:向USPTO提交申请后,通常10天左右即可收到受理通知,授权周期整体可缩短至1~2年内完成。Bypass比起371,不是时间上的小优势,而是快一倍以上的实际差距。
为什么Bypass没有“休眠期”?
原因在于:它本质上并不是从PCT“落地”进入美国阶段,自然也就不走由此产生的“国阶段”流程。Bypass是基于35U.S.C.§111提交的美国继续申请。Bypass途径本质上是以PCT作为母案,在美国递交续案申请。所以,在法律地位上,这样的美国专利申请被视为一件全新的“美国本土继续申请”。正因如此,它跳过了371方式所必须经历的“等PCT满30个月才能处理”的程序壁垒。只要申请人准备好文本、缴费、提交,就可以直接进入USPTO排队系统,早早启动实审。你可以把Bypass理解为——原本搭乘PCT国际列车的案件,到达美国时直接“跳轨”到本土快车道;而371方式则只能进站等待,直到30个月期限届满才缓步启动。
Bypass路径的核心优势与371方式相比,Bypass路径在多个关键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提交即排队,节奏快一倍以上相比371方式的“形式提交、强制等待”,Bypass能立即排入审查队列。大幅提升授权效率。对于要抢占市场、对接融资、同步海外上市的企业来说,这样的时间差,往往就是“能否赶上窗口期”的关键。审查前加速,提速更显著Bypass路径不仅允许立即进入排队,还能在进入实审前就启动加速机制,进一步缩短从提交到收到一次审查意见(OA1)的时间。
可以选择的加速途径包括:PPH(专利审查高速路)Track One 优先审查相比之下,371方式没办法提前加速,整体速度更慢一些。你可能还有这样的疑问:“既然Bypass途径优势这么多,那肯定也更贵吧?”
Bypass途径的费用贵吗?
相比371方式,Bypass在费用上确实略高一些。以标准案件(权利要求不超过20项、独立权利要求不超过3项、无多重从属)为例:
371途径(已有PCT国际检索报告):
大实体需缴纳约1580美元Bypass途径:大实体约为1720美元但这样的差额对于申请人来说,并不会构成特别大的负担。对于希望加快授权、提高专利稳妥度的企业而言,这部分成本通常是值得的。
Bypass这个好处你清楚吗?
关键的是,Bypass途径允许在保留原优先权的基础上,加入原申请没有披露的“new matter”。有助于优化技术方案、扩大保护范围,提升授权成功率与专利防御力。相比之下,371方式必须严格沿用PCT申请文本,无法新增实质性内容,一旦原始材料存在缺陷,后续很难补救。
来源:知观知行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