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专利申请简介
PCT专利申请简介
一. PCT-简介
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简称,是在专利领域进行合作的国际性条约。其目的是为解决就同一发明创造向多个国申请专利时,减少申请人和各个专利局的重复劳动。在此背景下,《专利合作条约》(PCT)于1970年6月在华盛顿签订,1978年1月生效,同年6月实施。
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加入PCT,同时知识产权局作为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接受公民、居民、单位提出的PCT国际申请。截至2019年12月,PCT成员国增加至152个。
PCT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自采用巴黎公约以来,它被认为是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具有意义的进步标志。
二、PCT-申请的好处
1)适用保密审查的要求
PCT途径,只要选择在优先权的受理局提交PCT申请,收到PCT的国际申请号通知书就相当于通过保密审查了。该程序对比巴黎公约途径更为简洁。
2)更长的期限
PCT途径,多可延长至30个月(有些国是31个月)内办理进入国阶段,给申请人足够的时间决策,避免市场发生变化,避免申请人过早决策,可以更好的筹划国阶段的费用,从而能减少费用支出。如果企业在进入国阶段之前,还没有很明确在哪些国递交申请,可选择PCT途径,利用这30个月的期限,对发明的经济价值和目标市场进行评估。
3)有检索意见报告,可以作为落地国参考,并可在适用的情况下通过PPH加速
PCT途径在专利申请的国际阶段因为缴纳了检索费用,国际检索单位会给出PCT国际检索报告,可以为申请人提供获权前景的预判。申请人可以根据该检索报告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再进入各个国阶段。另外,提交PCT专利申请,只需要收到有授权前景的PCT国际检索报告,就可以在进入国阶段时,提交PPH加速请求,加快目标国专利授权的时间。
此外,PCT申请更长期限,也有助于缓解短期内资金的压力,同时可以用于延迟专利审查等场景,具体的,我们将在单独的文章中跟大家介绍。
三. PCT-申请的各个阶段
PCT申请分为国际阶段和国阶段。
申请的提出、国际阶段的检索和国际公布在国际阶段完成;如果申请人要求,国际阶段还包括初步审查程序。在确定落地国后,申请人可以基于PCT申请向落地国递交申请,进入国阶段。
四. PCT-专利的申请条件
提交PCT专利申请,需满足以下2个条件:
1)专利类型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提交PCT的专利申请只能为发明专利申请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包括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2)申请人必须为PCT 缔约国成员。
凡属于 PCT 缔约国之一的国民或居民,均有权提交国际专利申请。如果国际申请中有多个申请 人,只要有一名申请人满足这一要求即可。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