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不是随便写写

· 专利业务

一、 专利名称,远比你想象的重要

在动笔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专利名称的三大核心作用:

1、界定保护范围:名称是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重要依据之一。一个过于宽泛或狭窄的名称,都可能与技术方案本身产生偏差,影响权利要求的解释。

2、方便检索分类:知识产权局的审查员会根据名称对专利进行初步分类。一个精准的名称能帮助专利被正确、快速地分到相应的技术领域,便于审查和公众查询。

3、传递核心信息:名称是专利的“名片”,能让读者在一时间抓住发明的核心创新点,判断其技术价值和商业潜力。

二、优秀专利名称的“五大黄金法则”

一个好的专利名称,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法则一:主题明确,一目了然

名称必须清晰、直接地反映发明的主题,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件专利是关于“什么”的。不佳示例:《一种新设备》优秀示例:《一种用于钢结构焊接的自动定位装置》解读:后者明确指出了应用领域(钢结构焊接)、功能(自动定位)和产品类型(装置),信息量饱满。

法则二:用词精准,不言其他

使用本技术领域通用的、规范的技术术语,避免使用宣传性、广告性词汇(如“卓越的”、“革命性的”),或含义不清的词汇(如“几个”、“某种”)。

不佳示例:《一种超级高效的节水龙头》优秀示例:《一种基于压力感应的节水型水龙头》解读:“超级高效”是主观宣传语,而“基于压力感应”是客观技术特征,后者更为精准。

法则三:概括得当,不宽不窄

名称应概括发明的实质内容,既不能过于宽泛(涵盖了你未保护的技术),也不能过于具体(限制了保护范围)。(方案涉及一种用铝合金制造自行车架的方法)过于宽泛:《一种交通工具的制造方法》过于具体:《一种用型号为6061的铝合金制造26寸山地自行车车架的方法》恰当示例:《一种自行车架的铝合金制造方法》解读:这个名称准确地概括了技术方案的核心——方法、对象(自行车架)和材料(铝合金)。

法则四:简明扼要,避免冗长

名称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5个字以内为宜。在准确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洁。不佳示例:《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和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可用于家庭与办公室的智能盆栽自动浇水与光照补充系统》优秀示例:《一种智能盆栽养护系统》解读:冗长的名称包含了太多细节,而这些细节应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展开。简洁的名称更具概括性。

法则五:前后一致,避免混淆

专利名称在整个申请文件中(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必须完全一致,不能有任何出入。三、 常见的专利名称结构模板对于初学者,可以参考以下两种常见的命名结构:

1. “前导式”命名

一种 + [核心改进点] + 的 + [产品/方法]

这是常用、稳妥的结构。产品类: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一种可折叠的手机支架。方法类:一种制备高纯度石墨烯的方法;一种污水处理的工艺。

2. “领域-功能”式命名

[应用领域] + 的 + [功能] + [产品/方法]

这种结构特别适合跨领域应用或功能突出的发明。

示例:工程机械领域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农业灌溉用节水滴头。

四、 起名时务必绕开的“坑”

不要使用商标或人名:如“一种华为手机”,这会造成混淆且不具概括性。不要使用型号代号:如“一种XX-100型设备”,这属于内部信息,公众无法理解。不要使用模糊或相对性词语:如“大型”、“轻型”、“便宜的都‘大型’?多‘轻’算轻型?”。不要出现宣传性标语:如“全球首创……”,审查员会要求你删除这些不具技术意义的词语。

五、 实战演练:看例子学起名

技术方案:发明了一种杯子,它在杯壁上嵌入了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LED灯。当水温高于60℃时,LED灯亮起红光警示;当水温在40℃-60℃时,亮黄灯;低于40℃时,亮绿灯。起名过程:核心是什么? 是杯子的测温与警示功能。用什么实现的? 通过温度传感器和LED灯。套用模板:一种 + [核心改进点:温度感知与灯光警示] + 的 + [产品:杯子]。名称:《一种具有温度感知与警示功能的杯子》(或者更简洁地:《一种温度警示杯》)这个名称准确概括了发明的本质,避免了“智能”、“炫彩”等不规范的词,简洁明了,是一个合格的专利名称。

来源:专利引擎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