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申报知识产权选型:踩中 71 分合格线
高企申报知识产权选型:踩中 71 分合格线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分 100 分,71 分(含)以上才算合格。其中 “创新能力评价” 占 30 分,知识产权作为该维度的核心载体,直接决定企业能否跨过合格线。不少企业因 “类型错配、关联度低” 白白丢分,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工作指引》,这份选型指南帮你精准得分。
一、先抓官方 3 个核心要求:不踩红线是基础
类型分档:Ⅰ 类是高分关键,Ⅱ 类仅能保底
高企将知识产权分为两类,使用规则和评分权重差异极大,直接影响得分:
类别Ⅰ 类知识产权Ⅱ 类知识产权具体类型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不含商标)核心规则
1. 可重复用于高企申报(无次数限制)
2. 授权周期 2-3 年,创新性强
1. 仅能用于 1 次高企申报(复审不可用)
2. 授权周期 1-8 个月,创新性较弱评分权重占知识产权评分 60%-80%,是冲高分的核心仅能补数量,多件合计占比不超 40%
关联性:必须绑定 “核心技术 + 主营产品”
不是有知识产权就行,需证明 “该知识产权支撑核心技术,且应用于主营产品”。比如做 “新能源电池” 的企业,用 “办公室考勤系统” 软著申报,会被判定为 “无效知识产权”,直接丢分。
权属与时效:3 个 “一票否决” 点
1.权利人必须是申报企业(不能是股东 / 关联公司);
2.授权时间需在 “近 3 年内”(如 2025 年申报,2022 年 1 月后授权才有效);
3.需处于 “有效状态”(提供当年年费缴纳凭证)。
二、3 类企业精准选型策略
按 “企业类型 + 申报时间” 定制方案,避免无效投入:
企业类型技术密集型企业(有核心研发能力)初创型企业(研发投入有限)传统转型企业(有专利储备但脱节)申报时间充裕(≥2 年)紧张(≤1 年)1-2 年核心目标冲 25 + 分(知识产权维度)保 18-22 分(不拖总分后腿)盘活存量 + 补缺口3 步关键选型动作
1. 优先申请 2-3 件 “核心技术相关发明专利”;
2. 配套 1-2 件实用新型 / 软著(辅助核心技术);
3. 提前 3 年启动布局,确保申报前授权
1. 快速申请 10-15件 “核心产品关联的 Ⅱ 类知识产权”(如实用新型 + 软著);
2. 同步提交 1 件发明专利申请(虽未授权,可证明持续创新);
3. 每件 Ⅱ 类都配 “技术 - 产品关联说明”
1. 筛查存量专利:剔除与新核心产品无关的;
2. 针对性补新:围绕转型后的核心技术申请 Ⅱ 类 /Ⅰ 类;
3. 受让专利需提前 3 个月完成著录项变更注意事项避免申请与主营产品无关的 “非核心专利”避免申请与主营产品无关的 “非核心专利”共有专利必须让其他权利人出《放弃申报声明》
三、高频失分坑:避开就能多拿 5-10 分
1
用外观设计专利凑数
仅保护 “外形”,不涉及核心技术,工业设备、电子元件类企业用它申报,直接判定 “创新性不足”。
2
忽视 Ⅱ 类使用次数
首次用 Ⅱ 类申报,复审时不可再用,若未提前布局新知识产权,会导致复审 “无可用产权”。
3
转化证明空泛
只说 “专利已转化”,无销售合同(需标专利号)、财务数据(专利产品收入占比),会被认定 “未转化”。
4
受让专利无合理性说明
突击购买无关专利,未提供 “为何买、如何用” 的说明,易被判定 “弄虚作假”。
四、申报前 3 步自检:确保无遗漏
1
类型与时效自检
Ⅰ 类:查授权时间(近 3 年)、权利人、年费;
Ⅱ 类:查数量(≥6 件)、是否未用过、关联产品。
2
关联性材料自检
准备《知识产权 - 核心技术对应表》,明确每件产权 “保护的技术点 + 应用的产品 + 收入占比”,配技术说明书。
3
权属与转化自检
受让专利:查变更通知书、转让协议;
共有专利:查《放弃申报声明》;
转化:汇总近 3 年专利产品销售合同、财务明细账。
来源:知产未来家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